东京奥运会柔道规则-东京奥运会柔道比赛规则
为什么东京奥运会柔道比赛项目比往届都多,而截止7.28为止日本已经凭借这个项目拿到了六枚金牌?
自从这一届加入柔道之后,日本就想法设法的让更多的组别都进入到奥运会正式比赛当中。这样做的目的非常的明确,那就是让日本获得更多的金牌。
这样做也确实是让日本收益匪浅,他们能够在随后的奥运会金牌榜上名列前茅,都是因为柔道组别不断的增多。
现在男子和女子一共是有14个级别,另外这次日本还加入了混合团体赛的赛制,这让柔道项目一共有15枚金牌。
柔道介绍:
柔道,是一种两人徒手较量的竞技运动。是一种能最有效地使用身心力量获得最大效用的日本武道。柔道攻击防守的对练和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技术特点。可使身体的敏捷性、灵活性、力量性和精神品质都得到锻炼与发展。
日本明治10年,嘉纳治五郎通过汲取众多柔术流派的长处,始创柔道。1895年,日本成立了“大日本武德会”,制订了柔道比赛的统一规则。
日本拿下9金,柔道成夺金重要项目,东京奥运会为何设置15个柔道项目?
北京时间的8月1日,目前中国队依旧是奖牌榜的榜首,虽然美国队单日获得了4枚金牌,但是依旧落后于中国体育代表团,不过在接下来的田径比赛里,美国队的夺金几率更大,因此中国队能否把握住每一次夺金的机会至关重要。至于早前时候展现了惊人的夺金实力的日本队,目前已经连续两个比赛日没有金牌入账了。东京奥运会为何设置15个柔道项目?日本拿下9金,成夺金重要项目。
说到日本举办的这届奥运会,中国网友有无数的槽点需要吐露,无论是从赛前选手们对奥运村基础设施的不满,还是从开幕式上的节目,都令人感受到了不适,而最令人觉得厌恶的还是日本队享受的各项特权。
虽然他们是东道主,但是享受这样的待遇未免有些太不公平了。首先就是体子个人全能的决赛,日本选手桥本大辉在吊环和跳马的项目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可是最终却获得了该项目的金牌,这令所有的观众感到厌恶。
可能一直关注本届奥运会的观众可以发现,在今年的奖牌榜上,日本队一直霸占着前三的位置,甚至在有几天成为了榜首,转眼间就拿到了17枚奥运金牌,这样的成绩令中国网友非常的疑惑,什么时候日本队变得这么厉害了。直到点进日本队具体夺金的项目后才发现,原来日本的17枚金牌,有9枚都是出自于柔道这个项目。可能东道主的优势就体现在这个方面。
在今年的比赛上,一共在柔道项目上设置了15枚金牌,日本获得了一半还多。并且有些量级甚至只有四五名选手参加,正是由于日本选手在柔道项目的出色发挥,才可以居于前三的位置。而如今柔道所有比赛都已经结束,日本队接下来几乎没有夺金点,可能在空手道项目还可以争夺一些金牌,不过想要赶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水准几乎是没有任何机会了。
虽然说日本队在这届奥运会赛场上展现了很多的骚操作,不过还是希望中国选手们可以稳扎稳打,不惧怕任何的黑哨,在接下来的比赛里取得好成绩。
柔道和跆拳道有什么区别?
柔道和跆拳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柔道(judo)在日语中是“柔之道”的意思。就是“温柔的方式”。柔道部分起源于一种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斗的技术:柔术。柔道通过把对手摔倒在地而赢得比赛,它是奥运会比赛中唯一的允许使用窒息或扭脱关节等手段来制服对手的项目。柔道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它强调选手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对比。
柔道运动是嘉纳治五郎在19世纪80年代创立的,并且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当时日本作为奥运会主办国可以增设一项比赛项目,于是日本选择了柔道。东京奥运会只设4个级别的比赛,日本选手夺得了其中的三枚金牌。
但是在无差别级比赛中,身高1米98的荷兰选手安东·格辛克,在日本武道馆15000名观众面前,击败了连续三届的日本冠军Kaminaga Akio,并且在复活赛中再度将其击败,从而打破了日本柔道高手能够战胜任何对手的论调。
柔道比赛要求选手对对手的四肢、脖子作出“锁臂”、“扼颈”等动作,将对手扔倒或压制在地,直到对手认输或清楚地将对手扔倒在地,方可取得胜利。
柔道的起源
柔道诞生于日本,为日本人民所喜爱。它在日本开展得极其广泛,因此日本素有"柔道之国"的称号。柔道是日本武术中特有的一科,是由柔术演变发展而来的。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日本战国时期到德川时代(公元十五世纪一十六世纪)。一直把柔道称为柔术或体术。现在所用的柔道这个一名词,是由"日本传讲道馆柔道"简化而来的。
柔道的历史非常古老要了解它的起源是件复杂的事。在柔道各流派的著作中。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种传说是:在垂仁天皇时期(公元前29年继位,野见宿弥和当麻蹴速二人进行了一次有名的格斗。他们的格斗是用搏击和角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此后,一些人吸取了其中角力的技术, 发展成为现在的相扑运动;另一些人总结了格斗中搏击方面的经验,发展成为柔术,进而演变成为柔道这种体育运动形式。另一种说法是:柔术起源于我国唐代拳术,是徒手形式的柔法、和法、体术、捕手、小具足、拳法等打、踢、摔、拿竞技项目的总称。到了明朝末年,曾在少林寺学过武术的陈元斌于十七世纪上半叶东渡日本,在江户城南国正寺,传授中国武术,致使柔术在日本广泛开展起来,从此流派也日益繁多,在柔术的流派中,据记载,最早的流派是天文元年(1532 年)六月创始的竹内流派;接着在丰臣末期(约1590年)兴 起了荒木流派;德川家光时代(1623年)以后,又出现了梦想流派、制刚流派、吉同流派、直心流派、良移心当流派、天神真杨流派、起倒流派、涉川流派等。
柔道这项运动,在日本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在日本每年围绕着全国柔道比赛大会,要举办名目繁多的各种类型的比赛。例如,各地区的中学生(相当于我国的初中生)柔道比赛。高等学校(相当于我国的高中生)的全国比赛、全日大学生优胜赛,以及各种形式的对抗赛等。柔道在日本不仅仅是娱乐性质的体育运动,而且是学校体育的一个教学项目。这就使日本人民从少年时代起就有机会接受系统训练,为提高柔道技艺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享有"柔道之国"美誉的日本,在历届奥运会和世界比赛中,几乎每次都获得半数以上的金牌和团体冠军
柔道运动起源于日本武术的一种,即“柔术”。但实际上柔道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它强调选手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对比。
柔道经过近代的发展之后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东道主可以选择增加一个奥运会比赛项目,日本选择了柔道),日本作为柔道的发源地在早期的确拥有优势。但是在无差别级比赛中,身高1米98的荷兰选手吉新克击败了日本三届全国冠军,从而也改变了人们对柔道的幻想式看法。
柔道战术特点
柔道技术特点,攻防结合,攻中有防,防中有攻,以攻为主,主动前进进攻,进攻与防守是矛盾的统一体,进攻可以得分,可是进攻得分又是在防守成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也就是没有防守的成功,就不会有进攻,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以攻为主,攻防结合,攻中有防,防中有攻,首先要先学会投技、舍身技、寝技中各种防守技术,柔后在防守的基础上学各种进攻技术。
对抗性的项目比赛中千变万化,对战术要求除了应具有预测外,还必须具有灵活性随机应变的特点,在比赛之前应准备好几套作战方案,用以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同时又要求在比赛中能根据比赛变化情况,灵活的运用战术。
二、跆拳道
含义
所谓跆拳道,跆(TAE),意为以脚踢、摔撞; 拳(KWON),以拳头打击; 道(DO),是一种艺术方法。跆拳道是一种利用拳和脚的艺术方法。它是以脚法为主的功夫,其脚法占70%。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4套;另外还有兵器、擒拿、摔锁、对拆自卫术及10余种基本功夫等。 跆拳道是经过东亚文化发展的一项韩国武术,以东方心灵为土壤,承继长久传统, 以"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为基础。
从字面含义可以看出,跆拳道是种手脚并用的武术搏击,但在有些竞技比赛中,如奥运会,部分技术,特别是手技,出于保护运动选手、增强比赛观赏性等原因而被限制。具体要求即手的攻击动作只可使用正击拳(直拳),切只能攻击躯干部分被护具保护的位置。
跆拳道运动的主要特点
一、以腿法为主,拳脚并用
由于竞赛的需要、规则的限制和跆拳道进攻方法的特点,使得跆拳道是已腿法攻击为主。据统计,在跆拳道技术当中,腿法约占总技法的70%。腿击无论在攻击范围、攻击力量等方面都远远超过拳法的攻击,而拳法的招式,一般偏重于防守和格挡。
二、动作追求速度,力量和效果,以击破为测试功力的手段
跆拳道不讲究花架子,所有动作都以技击格斗为核心,要求速度快,力量大,击打效果好。在功力的检测方面,则以击破力为测试的手段。就是分别以拳脚击碎木板等,以击碎的厚度来判定功力。
三、强调呼吸,发声扬威
在跆拳道的练习当中,要求在气势上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练习者常以洪亮并带有威慑力的声音来显示自己的威力。据日本有关研究资料证明,人在无负荷工作时,10%的肌肉会由于发声使他们的收缩速度提高9%,在有负荷工作时更是可以提高14%。这就是为什么在比赛当中运动员会发出响亮的喊叫声的原因。在发声的同时停止呼吸,可以使人体内部的阻力减小,提高动作速度,集中精力,使动作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四、以刚制刚,方法简练
受跆拳道精神影响,运动员在比赛当中多是直击直打,接触防守,躲闪技术运用得比较少。进攻都采用直线连续进攻,以连贯快速的脚法组合击打对手。防守多采用格挡技术,或采取以攻对攻,以攻代防的技术。
五、礼始礼终,内外兼修
在任何场合下,跆拳道练习者始终以礼相待。练习活动都要以礼开始,以礼结束,以养成谦虚、友好、忍让的作风,在道德修养方面不断的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