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跳水比赛有男女跳台、( )共四个项目-奥运会跳水比赛1992

跳水是什么时候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奥运会跳水比赛有男女跳台、( )共四个项目-奥运会跳水比赛1992

男、女跳台跳水分别于1904年和191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跳台跳水

在坚硬无弹性的平台上进行。跳台距水面高度分为5米、7.5米和10米3种,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限用10米跳台。跳台跳水根据起跳方向和动作结构分向前、向后、向内、反身、转体和臂立6组。比赛时,男子要完成4个有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和6个无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女子要完成4个有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和4个无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每个动作的最高得分为10分,以全部动作完成后的得分总和评定成绩,总分高者名次列前。男、女跳台跳水分别于1904年和191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中国女子跳水队的历届冠军有哪些?

1992年,高敏蝉联女子3米跳板金牌,伏明霞获得女子10米跳台冠军。

高敏是我国首位奥运跳板跳水金牌获得者,职业生涯共赢得了70多个冠军,在亚运会、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更是创造了7年全胜的记录。

1996年,伏明霞获得女子3米跳板和女子10米跳台金牌。

2000年,伏明霞获得女子3米跳板金牌,李娜/桑雪获得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

伏明霞年仅14岁就成为了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冠军,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同时,这位板台双冠王还是我国奥运史上首位三连冠运动员。

2004年,郭晶晶获得女子3米跳板金牌,郭晶晶/吴敏霞获得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劳力诗/李婷获得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

2008年,郭晶晶/吴敏霞获得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

郭晶晶于1993年进入国家跳水队,2011年正式退役。她共收获了包括世界杯、奥运会、世锦赛和亚运会等在内的31个世界冠军,是世锦赛史上唯一的五连冠得主。

吴敏霞在1998年入选国家跳水队,一直被认为是郭晶晶之后的我国跳水队的又一位****。2016年,她收获了个人的第五枚奥运金牌,与邹凯并列我国奥运史上夺金最多的运动员。自此,她的奥运奖牌总数达到7枚(5金1银1铜),成为我国奥运史上第一人。

2008年,中国小将王鑫/陈若琳获得的北京奥运会女双10米跳台金牌,是奥运会历史上第100枚跳水比赛的金牌。

陈若琳于2004年12岁时就入选梦之队,因颈椎伤而宣布退役。她是我国第一位在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10米跳台单人和双人全部夺冠,并实现大满贯的跳水运动员。随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成功赢得10米跳台单人和双人冠军,她以四枚金牌与伏明霞、郭晶晶及吴敏霞并列我国跳水队金牌榜榜首。

扩展资料:

中国女子跳水队,奥运冠军团队,隶属于中国跳水队,中国体育军团的梦之队,在中国代表团参加过的历届奥运会上都夺得过金牌。

在亚运会跳水的历史上,中国女子跳水队可谓是一支无敌之师。她们自1974年首度参加亚运会以来连续11次包揽亚运会的金牌,从未让金牌旁落这样的辉煌战绩在亚洲绝无仅有。

团队成员

领队:周继红

教练:钟少珍、刘恒林、张 挺、任少芬、王志海、刘 犇。

主要队员有高敏、伏明霞、郭晶晶、吴春婷、柯婷婷、冯灵慧、许智欢、郑曲琳、吴葵娣、孙梦晨、杨玉婷、吴敏霞、何姿、王涵、施廷懋、郑霜雪、陈若琳、胡亚丹、汪皓。

百度百科-中国女子跳水队

孙淑伟在跳水界都有哪些成就?他是跳水界获得金牌的第一人吗?

我认为他是跳水界最优秀的运动员,他是跳水界获得金牌的第一人,说起他人们会记得,当年在巴塞那得跳水比赛中的那个少年,他在当时取得的成绩特别的好,在比赛中他的最后一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难度。他成功获得了我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枚男子跳水的金牌,它的意义非凡。他是中国首个男子跳水“三冠王”。当时这场比赛他夺得了冠军的头衔,让他出现在了世界游泳杂志中,他被评为最年轻的男子最佳运动员。之后被评为中国十佳运动员。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男子十米台比赛中,这场比赛在室外举行,风光特别的绝美,一览众山小。他为中国跳水创下了新的历史。在最后一跳中他入水如一把利刃,即便我们看着他比赛的画面,都感觉腿发软。他空中的姿态轻盈舒张,是力量和美的完美结合。他不愧是被称为有天赋的天才选手。他的比赛可以说是精彩绝伦,他的动作也是难度系数特别大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难度。

他这一跳征服了所以的人,他顶住了所以的压力,成功获得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枚跳水金牌。这是我看过最完美的比赛,当时的我特别震撼,这跳水太完美了,在这一天他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了他的名字,他有着王者风范,是一位天才,他也成为众人心中的黑马王子,也是最初的跳水王子。而他获得这荣誉的时候才仅仅16岁的年纪。

他的动作是教科书级的动作,真的是标准的不能再标准了,他入水就像是钢板一样直直入水。从技术,美感,身体协调上来说都是特别优秀的。他是跳水运动员中极为难得的运动员,可能这就是天赋吧,不仅仅是天赋,也是他后期的努力,他付出了很多。他是梦之队王朝的开启者。他才是真正的王者。

?

?

求-- “奥运跳水冠军” 的故事,随便举几例,最好是中国。

奥运大事件回顾 伏明霞三届夺金

伏明霞,1978年8月16日出生在湖北武汉,1987年入湖北跳水队,1990年被选入国家跳水集训队。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年仅14岁的伏明霞夺得了十米跳台金牌,成为奥运会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奥运会冠军,并帮助中国实现在跳台跳水项目上的三连冠。伏明霞在25、26、27届奥运会里共获得四枚金牌,是我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在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运动员。伏明霞在1990年和1991年均被美国《游泳世界》杂志评选为跳台跳水世界优秀运动员。

伏明霞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10米跳台冠军时只有 14岁,是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冠军,随后她的照片被登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这也创下了中国运动员之先河。此前一年,她还赢得了第六届世界锦标赛跳台桂冠,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1996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夺得台板双料冠军,成为继高敏夺得汉城和巴塞罗那奥运会3米板冠军之后,蝉联跳水冠军的第二人,这也是一个世界纪录。站在悉尼奥运会女子三米板领奖台的最高层,已是她第三次参加奥运会,获得第四枚金牌,这一纪录是空前的。

不少美国记者眼中,伏明霞简直就是金牌的化身。他们说:“伏明霞一出场,其他选手只能拿银牌。”此评价虽说有点夸张,却足见被誉为“跳水皇后”的伏明霞在全球跳水界的份量。自从在1991年的世界锦标赛上一鸣惊人,年纪轻轻的伏明霞便一直得到了国外传媒的宠爱有加。今年悉尼奥运会,曾告别跳水生涯的伏明霞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还是那样的受欢迎,《纽约时报》甚至还开了天窗,就为了守侯她获奖的一刹那。

1

996年在亚特兰大,她获得3米跳板和10米跳台的两枚金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重披战袍的伏明霞以一金一银的成绩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她在跳水项目上的无可匹敌。可以说,自1992年巴塞罗那首次夺冠以来,她创造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伏明霞时代”。

跳水皇后高敏:

让国外选手感叹和她同时代是悲剧

在“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中国跳水队有不少让人难忘的面孔,但提起“跳水皇后”,人们脑海中马上就会浮现出那个笑靥如花的女孩,那个两度获得奥运会冠军,开创跳水届“高敏时代”的传奇人物——高敏。

高敏以体型优美,动作轻盈,稳定性好为特点,压水花技术尤为突出,是世界上唯一突破600分大关的女子跳水运动员。在她的时代,她的技术难度和稳定性已远远超过任何对手,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跳板跳水女皇。

高敏从4岁开始学游泳,10岁时加入四川省跳水队,并显示出过人的天赋。

1986年,年仅15岁的高敏就站在了第五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的跳板上,世界从此记住了这个笑容甜美的小姑娘,她以582.42分夺得女子3米板冠军,这个分数是世锦赛历史上的最高分。

这是高敏建造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第一步,一个时代从此拉开了序幕。

自此开始,高敏的跳水生涯光芒四射,一帆风顺。她在1987年跳水世界杯上再夺3米板金牌。

1988年首尔奥运会是18岁的高敏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她以580.23分的绝对优势获得女子3米板的金牌,实现了“三连冠”。

1989年在第六届世界杯跳水赛上,高敏获得女子1米板和3米板两项冠军。

1990年在澳大利亚国际跳水赛上高敏再获1米板和3米板两项冠军。同年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跳水比赛中,高敏在家门口夺得了1米板和3米板两枚金牌,并与队友一起获女子团体金牌。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高敏22岁,她凭借出色的发挥再一次赢得女子3米板的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女运动员。这一次的辉煌后,高敏决定退役。

称高敏为世界跳坛的传奇人物绝不为过。从1986年到1992年,高敏在她参加的所有重大赛事中保持全胜,共获得70多枚国际比赛的金牌、11项世界冠军,蝉联两届奥运会冠军。1987年、1988年、1989年连续三年被美国《游泳世界》杂志评为年度世界最佳跳水运动员。

高敏开创了一个长达7年的“高敏时代”。那时的高敏被外电称为是“任何一个女板运动员都想战胜的目标。”许多国外选手认定:“与高敏生活在同一时代是个悲剧。”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后,22岁的高敏决定退役。退役后的高敏并未放弃她的体育事业,她于1994年赴美国学习体育管理,后到加拿大开办了一家跳水俱乐部,自任教练。2005年高敏随丈夫回到了北京,并出版了自传《追梦》。

高敏曾说,正是由于国外的那段生活,使她充分了解到国外跳水的训练方式与方法,是根本无法与中国相比的。中国跳水队的训练方式,在世界跳水界都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谈到北京奥运会,高敏对中国队很有信心,“8金对于中国跳水队来说,是一个绝对有希望实现的目标,就算是有些意外或冷门出现,相信中国跳水也至少会有6金入账。”

j金牌背后的故事(中国)

8月21日,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进入到女子单人十米台项目的争夺,年仅16岁的江苏小将陈若琳凭借最后一跳的完美发挥,获得全场最高分100.30分,最终以微弱优势获得金牌。这枚金牌也帮助中国队收复了失去八年的女子单人十米台金牌。陈若琳也延续了跳水队包揽8金的希望,中国跳水队已经连取7金。

小姑娘夺冠之后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容,而在16岁的陈若琳背后却是外婆、爸爸等众多亲人盼望祝福的眼睛,若琳的生父还在受着病痛的折磨......

父母离异,外婆隔代抚养

1992年的一个冬天,陈若琳出生在江苏南通普通市民成勇金家,小若琳的降生,没有给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带来多少欢喜。在若琳前,成勇金夫妇还生了个儿子,一儿一女,两个小孩成天哭哭啼啼,着实让夫妻俩吃不消。

夜间睡觉,一家四口躺在一张床上。晚上若琳饿了会哭,床上有奶瓶,成勇金就迷迷糊糊中顺手将奶瓶朝她嘴巴里一塞,既喂奶又堵哭,再各睡各的。

小若琳3岁的时候,成勇金夫妇离异,生母带着了国外。剩下体弱多病的小若琳一个人跟着父亲成勇金,外婆陈桂英十分心疼若琳,就将她带回自己的家,隔代亲自抚养,小若琳也就此跟外婆姓。

外公外婆陪伴练跳水

由于从小体质就不好,外婆陈桂英和外公唐诗就将小若琳送去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学游泳。跳水教练高峰见陈若琳四肢修长,是个练跳水的好料子,就这样小若琳改练跳水。

由于体质弱,体能训练课一直困扰着小若琳。外公唐诗就每天早晨陪她到附近小学操场跑步。到周日,唐诗会骑着摩托车到老家看看,他就让陈若琳跟在后面跑,一个来回足有十公里!

这两招十分见效,坚持锻炼的陈若琳身体越来越棒,体弱没能阻止她走上跳水之路。

后来陈若琳离开了外婆外公从市体校进入省体校,外婆陈桂英一有时间就去南京看望小若琳,每一次的分别祖孙俩都依依不舍。

陈桂英依然记得一次离别的场景,“琳琳像往常一样为我送行,走到体校门口时,我不忍心和她告别 ,便回送一程。走了一段路后,她又折身送我。两小时内,我俩一直在一条小路上徘徊,眼泪掉个不停……”

训练勤奋的陈若琳没有辜负外公外婆的培养,2003年,若琳在全国少儿跳水比赛上独揽三金。2004年,年仅14岁的陈若琳就进入了国家跳水队,后来接连获得世界杯和世锦赛的跳台冠军,小若琳终于成才了。

生父重病缠身,隐瞒病情不让女儿担心

现在陈若琳已经过继给外婆陈桂英的儿子和媳妇,陈桂英就成了陈若琳的奶奶。奶奶陈桂英说:“老伴以及儿子、媳妇、女儿、女婿,现在各个都对若琳很好,给她买衣服送吃的。”

生父成勇金也一直挂念着亲生女儿,站在奥运冠军领奖台上的陈若琳,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父亲成勇金一直饱受疾病的折磨。

今年初,成勇金被确诊为急性肾衰竭、肾周炎。

病情很严重,不止一次被下了“病危通知书”。但是,为了不影响若琳比赛,他一直对若琳隐瞒着病情。每次父女俩通话时,他都会告诉若琳:“我很好。”

成勇金现在的妻子说,成勇金病重时,不止一次暗暗流泪,儿子和前妻身居国外,女儿若琳常年又在外比赛,成勇金担心会见不上两个孩子最后一面。

据成勇金现在的妻子介绍,成勇金已经转到上海一家医院治疗,目前病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陈若琳目前还不知道父亲的病情,奥运会结束后,她应该就会去看望病重的父亲。

为拿冠军已一年没吃晚饭

在夺得双人十米台冠军后,奶奶陈桂英在电视机旁看到孙女夺冠,擦着眼泪说:“金牌有了!若琳一年没吃零食和晚饭,练得那么苦,总算有了回报。”

为了在北京奥运会上圆梦,陈若琳在近一年时间内都面临着减肥的痛苦。十米台项目对运动员入水的效果要求很高,因此体重大的运动员劣势很明显。陈若琳正值身体发育的高峰期,要想保持好身材和状态,就必须控制好体重,每天陈若琳都要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连一向不轻易表扬队员的周继红都说:“她是一个非常肯练的孩子,每天都练得最晚,这一点真不容易。”

为了更好地控制好体重,陈若琳对自己采取了近乎残忍的方法:不吃晚饭。“我已经一年多不吃零食和晚饭了。”陈若琳说,“晚上的时候,他们去吃饭,我就回房间看电视,饿得不行了就睡觉。” 不过,陈若琳却不以此为苦,她表示一定要实现在水立方的圆梦之举,“在拿了金牌后,我会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的!”

现在已经连夺两枚金牌的陈若琳可以回家让爷爷奶奶好好给她补一补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