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国家队萨利赫-沙特国家队赛程

阿根廷沙特世界杯

沙特国家队萨利赫-沙特国家队赛程

沙特2比1逆转阿根廷,取得亚洲球队本届世界杯首胜。

下半场伊始,沙特被彻底激活,他们几乎压着阿根廷的防线进攻,并由萨利赫和萨勒姆连入两球,将比分反超为2比1。面对阿根廷的疯狂反击,沙特又向外界展示了顽强的防守,门将奥韦斯多次化解险情,力助球队守住胜果。

沙特球队的介绍

沙特阿拉伯国家男子足球队,号称“西亚绿鹰”。1959年加入国际足联。20世纪80年代沙特阿拉伯足球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队在1982年夺得亚运会足球赛季军、1986年的亚军。

1984、1988、1996年三次获亚洲杯赛冠军,1996年成为继伊朗之后,第二支三捧亚洲杯的球队。?

沙特队1990年世界杯赛未出线,但在1994年世界杯赛上大放光芒,首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圈的沙特队就小组出线跻身16强,特别是在对阵比利时的小组赛中,沙特队球员奥维兰连过四名比利时队后卫打入一球的精彩表现让世人记住了这支西亚新军。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沙特队以1胜2负的战绩位列A组第三被淘汰,不过时隔4年再度在世界杯上赢球。

也门前总统背叛胡塞武装是真的吗?

过去两年,也门前总统萨利赫与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组成同盟,共同对抗也门现总统哈迪领导的合法政府与沙特领导的联合军事行动。但萨利赫本周末的表态却改变了这一格局。

周六(12月2日),也门前总统萨利赫在电视讲话中表示,他对同沙特领导的联军进行谈判持开放态度,如果联军解除对也门北部的封锁并停止进攻,他将准备好把“旧的一页翻过去”。

在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后,独揽大权33年的萨利赫下台,时任副总统哈迪于2012年继任,但BBC的一篇文章说,哈迪难以应付基地组织和南部分裂势力的威胁、军队对萨利赫的效忠,以及腐败、失业和粮食不足等各方面的问题。

与此同时,也门北部的什叶派胡塞武装抓住了壮大的机会,在新总统不够强势的背景下获得了众多平民的支持,与萨利赫结为同盟。2014年9月,胡塞武装夺取首都萨那,哈迪被迫流亡沙特。

到了次年3月,沙特及其海湾盟国也开始对胡塞武装感到不安,于是开始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向胡塞武装发起军事行动,以协助哈迪政府重新掌权。哈迪在南部港口城市亚丁建立临时首都,胡塞武装则继续控制萨那和也门北部地区,沙特领导的军事行动就此陷入僵局,至今未有任何一方占据绝对优势。

然而在共同对抗沙特联军两年后,胡塞武装与萨利赫却产生了分歧。据新华社介绍,今年9月,胡塞武装宣布任命“军队指挥官”、“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和“财政部长”等要职。萨利赫随后发表声明,拒绝承认胡塞武装的单方面任命。对此,胡塞武装威胁解除双方的政治和军事联盟。

上周三(11月29日),萨利赫的支持者拒绝胡塞武装进入萨利赫清真寺庆祝第二天的伊斯兰教重大节日圣纪节。此后,萨利赫麾下的共和国卫队和胡塞武装之间一直有零星交火,并在周六(12月2日)加大火力,双方均指责对方先挑起事端。但《华盛顿邮报》报道称,本周冲突的起因并不明确,沙特及其盟国或许在其中挑拨离间。

新华社援引也门胡塞武装和前总统萨利赫方面的发言人消息称,双方军队的交火已造成80人亡、逾120人受伤。周六双方交火升级后,当地安全部队称,街上有重型和中型武器。另据当地居民说,双方出动了坦克等,在萨那街上展开战斗,数以千计的民众和儿童被困萨那中部。

胡塞武装领袖阿卜杜·马利克·胡塞发表讲话,指责前总统萨利赫制造了混乱,并称要用武力来“捍卫法律”。萨利赫控制的全国人民大会党则发表声明,指责胡塞武装对首都萨那等地的失败管理造成物价上涨、商品短缺、民生疲敝,同时还呼吁也门的全体民众和所有部落参与到目前的冲突中来“保卫国家”。

自2014年起,也门局势的持续恶化已经酿造了全球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在这个总人口约2740万的国家,有近1880万人需要援助、730万人处于饥荒边缘。在11月初胡塞武装向沙特首都利雅得发射导弹,并招致沙特进行海陆空封锁后,普通民众的生活遭到了进一步打击。

萨利赫在周六的电视讲话中表示:“我希望邻国及其同盟的兄弟们能停止他们的进攻、解除封锁、开放机场、允许食物和医疗援助(进入也门)……也门承受的已经够多了。”同时,萨利赫还向“兄弟和邻居们”承诺,只要停火并解除封锁,也门的合法政府将直接与其展开对话。

沙特联军方面对他的表态表示赞赏,正在沙特避难的也门总统哈迪也对萨利赫的声明表示认同,并准备好与萨利赫联手对抗胡塞武装,而本周之前还是他盟友的胡塞武装指责他搞“军事政变”。路透社援引一份胡塞武装的声明称,该组织将继续对抗沙特联军,并强调“萨利赫背叛了他从未相信的同盟,这没什么好奇怪或惊讶的。”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东项目负责人奥尔特曼(Jon B. Alterman)表示,对于所有也门的党派来说,萨利赫都是谈判的熟面孔。由他出面解决冲突,削弱胡塞武装的地位,谈判预计将顺利取得进展。但奥尔特曼强调,推进谈判的前提条件是各方的意愿,而非一方想要打压另一方的决心。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