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场被老人霸占-霸占篮球场的老年人怎么处理了
南宁广场舞大妈强占篮球场,篮筐上挂灯泡,大妈的做法正确吗?
年纪大了之后保持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帮助,广场舞本身简单易学又能锻炼身体,是一项值得推崇的运动。然而这群大妈们为了跳广场舞所采取的方式有很多错误的地方,理由如下:
1.大妈们占据篮球场后其他人无法正常进行篮球锻炼;
2.不愿意跟其他人协商解决问题的行为太过鲁莽;
3.作为成年人欺负小孩是非常不体面的一种行为。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寻求相互理解,在寻求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应当确保不以牺牲其他人的利益作为代价。广场舞与篮球同样是颇受欢迎的日常锻炼方式,在场地使用问题上应当遵循基本的规范,不能随意进行改动和占用。
一、篮球场有自己的使用用途音乐、舞蹈、灯泡,这一系列的元素乍一看之下非常和谐,但是当它们被强行搬上篮球场地之后,给打球的人带来的影响就不是一星半点了。其他人完全无法进行投篮,只能站在一旁等待着大妈们离开,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二、强行占用十分不妥沟通是人类建立相互理解的重要保障,在发生矛盾时第一时间寻求交流来解决问题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但是大妈们打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跟任何人进行协商,而是带着设备直接闯入这片场地,自顾自地跳起舞来。这样的行为显然不利于她们自身的形象。
三、欺负小孩有失风度原本使用篮球场地的都是一些还在上学的孩子,他们趁着难得的休息时间出来运动,结果却发现仅有的篮球场地早已经被大妈们挪作他用。对于一群年龄远小于自己的孩子采用这样的做法显然不是长辈应该有的风范。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双方在场地使用上的问题呢?
广场舞大妈占大学篮球场被学生投诉了吗?
近日,网上又曝出一起大妈占用篮球场跳广场舞事件。据网友称,在海南师范大学,每到晚上八点半,大妈们便到篮球场打开音乐跳舞,并将正在打球的学生赶走,情况已经持续两个月。
该校保卫处一工作人员对每日人物称,大妈都是我们学校的退休教职工,晚上有些退休的老师去锻炼,调解一下就好了,“篮球场会恢复篮球场的使用功能,退休教职工要锻炼身体就换一个地方。”
3月份时就有学生称球场被占
网传视频显示,学生正在篮球场打球时,广场舞大妈们上前驱赶,双方并未发生肢体冲突,但有三个学生很不情愿地走出篮球场,拍了会球随后离开。
视频拍摄者称,大妈们开始在篮球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后,便摆开队列做热身运动跟着音乐跳了起来。
8月30日,该拍摄者发微博斥责“大妈占用篮球场跳舞,学生都被赶走了,虽然我不是学生,也感觉大妈好过分”。随后连发两条微博,“以后大学的篮球场都是用来跳广场舞的,投诉也没用”。
9月21日,拍摄者上传了大妈正在驱赶学生的视频,并且被海南当地媒体转发,引发关注。海南师范大学学生论:“在海师,想打球都难”、“我们只能让场地给她们跳舞”。
另据检索,3月份时,就有该校学生发帖称:“球场都被外面的人霸占了,我们只能在旁边看着,难道学生不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运动场?在海师,想锻炼身体都难。”
篮球场被广场舞抢占屡次发生,大妈们抢占了公园,又要抢占学校,确实有点不应该。
篮球场被广场舞大妈霸占,篮球爱好者用音响来反抗,你觉得怎么解决广场舞用地方面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在工作之余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锻炼身体,而广场舞则成为广受欢迎,成为许多中老年妇女喜爱的健身活动。这本是件好事,可是由于场地的缺乏,有时候广场舞爱好者会到篮球场健身,有时这会导致两个群体因场地问题发生争吵。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是做好体育活动设施用地的规划工作。广场舞之所以会出现争场地、扰民等问题,究其根本,基本都是由于缺乏场地。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做好体育活动设施用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而项目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在前期必须对各个小区进行充分的调查,摸排每个小区人们的活动喜好及活动场所,做好场地的选址工作,同时充分征求民意,做到便民利民,使项目建成后能发挥最大效益。
二是开放体育馆等场所。在我们国家,每个城市都建设了不少的体育馆,这本是为群众服务的好事,可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发现一些场所进行收费服务,或是部分时间开放,这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既然建设好了,就应该充分考虑民众的需求,向群众开放这些场所,满足群众的需求。
三是加强沟通,互相让步。双方都需要场所进行锻炼,何不好好的沟通下呢。双方可以互相让步,可以参考赛事的流程,在篮球爱好者做热身准备、中间休息时间,广场舞爱好者都可以为他们表演一段热舞,共同构建一道和谐靓丽的风景线。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我们的互相理解与让步。
老人殴打少年是怎么回事?
这两天,一则“广场舞老人PK篮球小伙”的视频传得很广。视频显示,一个赤裸上身的年轻小伙子与十几位老人发生了激烈冲突,小伙子被老人们围堵在一片围墙前进行殴打,被打几秒后小伙子开始还击,现场冲突激烈。
冲突因争夺篮球场地而起。跳广场舞的老人占了篮球场的场地,打篮球的小伙子们要求一人一半场地,但从后面的冲突来看,这个要求显然没被老人们接受。在争执中,冲突升级了。
这件事,再次引起人们“坏人变老了还是老人变坏了”的讨论,总之,舆论的倾向性很明显:是这些老人有错在先。
为什么这么说?第一,篮球场是用来打篮球的,不是用来跳广场舞的,或者说,篮球场的首要功能是用来打篮球,当没有人打篮球时,才可以用于其他活动。但这次,当有人来打篮球,老人们并没有让出场地,反而起了冲突。
第二,争执中,是几名老人先动手打了人,并且至少是五六个人一起将拳头挥向了被逼在墙边的年轻人。年轻人无奈之下反击。
如此,是非对错就很明显了:这不过就是一个一群广场舞老人“欺负”篮球少年、篮球少年反击失败的故事。
于是,在基本的是非判断之外,夹杂着对广场舞扰民的愤怒,广大“吃瓜群众”走到了同一战线,纷纷给篮球小伙们讨要说法。各种关于老年人失德、广场舞老人的段子重新被扒出来,广场舞老人再次成为群嘲对象。
有人说,老人跳广场舞,是因为他们是孤独的,广场舞是他们的社交。“他跳得越快,孤独就越追不上他”。但孤独之上,还有公德与良序在。你不能因为自己的孤独,就打扰了别人的清净。
一群霸占篮球场又打人的老人,年龄再大,又怎么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之需求,有时候因为公共空间的不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确实会产生冲突。这需要公共治理者出谋划策,但一个人、一个群体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时候,至少不能侵害他人的权益。在人群多的地方跳广场舞本身就有“你若安好,那还得了”的嫌疑,何况这群老人又占领了本用作他途的篮球场。再理直气壮地打人,真的挺不体面的。
山西一位老年人指挥铲车将篮球框破坏,此举的原因是什么?
据相关信息披露,陕西一位老人指挥铲车将篮球框破坏是为了和别人争夺篮球场地。笔者也是觉得莫名其妙。这个老大爷莫非是仗着自己年龄大,就可以为所欲为?篮球场说到底是一个公共场所,而篮球框也属于公共财产。老大爷公然驾驶铲车将篮球框扳弯,这种行为说到底就是破坏公共财产的行为。而相关部门对这种行为是有权作出处罚决策。笔者希望对于这种人一定要严惩。
作为一个老年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他为了维持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让其他人为他让步。要是其他人心甘情愿也就算了,既然其他人并不愿意给他们让步,也就说明他们之间存在一个不可调解的地方。这个大爷倒好,公然驾驶铲车破坏篮球场球筐。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手段,而是给自己找麻烦的手段。一些法律热衷人士也说了老大爷这种行为是可以判刑的。
篮球场本来就是用来打篮球的。虽然这个场地不可能24个小时有人在打篮球,但是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打篮球的跑。相关部门为其建设的初衷,也是给那些热爱打篮球的人提供一个场所。虽然后来广场舞风靡全球,它也成为了一项热门的运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那些热爱打篮球的人就要为这些人让步。
笔者认为,矛盾主要产生于,这些老大爷们想要霸占篮球场,而且还是那些打篮球的人那些打篮球的人一定不会愿意乖乖就范,所以这位老大爷就采用如此其他的手段。这位老大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为老不尊。笔者认为也没有尊重他的必要了。他竟然公然破坏公共财产达到自己的一己私利,不愿沟通、不愿协商、不愿和平解决问题,那么就让他付出法律的代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