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公园球星绝招-nba篮球公园走步
梁达的河北名将
河北省会石家庄的下属一个城市--辛集。和华北地区的大多数小城市一样,既有着古老的历史,可又不怎么出名。新垒头镇(过去叫新垒头乡)是辛集下的十几个乡镇中的一个,有着大约四万人的小镇,梁达就出生在这个小镇的一户普通工人家庭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姚明曾经在自传里说,青少年要么选择普通的中小学,要么上体校,梁达属于后者。因为身高的缘故,十岁的那年,也就是1980年,辛集新垒头乡的体校篮球教练刘凤堂就相中了梁达,从此就走向了篮球这条“不归路”。在家乡的体校,没什么基本功的梁达在刘教练指导下,几个月就打上了体校主力。1986年,省里的教练陈健慧眼识得明珠,把梁达吸纳进省体校,顺利进入河北青年队,也算是天资聪颖,或者说是机遇好, 1989年的6月梁达进入河北省一队,是当时河北省队的最年轻的球员,同年底获得球队的主力位置。在当时河北的功勋教练陈道宏、马积海带领下,河北队是那时的劲旅,梁达195的身高,速度快,突破犀利,是球队一把摧城拔寨的利器,在当时的专业联赛里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1991年冬天,梁达被选进国家青年队,随队出1992年征亚洲青年锦标赛,表现优异,获得亚洲青年锦标赛最佳球员的称号,名声大噪,很快就被选进国家集训队备战1992年的大学生运动会,最终以国手身份随队拿到大运会篮球比赛的第三名,这也应该是2001大运会第二名之前的最好成绩。
1993年的第七届全运会后,河北队出现变故,教练陈道宏入伍执教空军队,球员也各奔东西,有的南下广东讨生活,还有随教练去空军效力。1994年,梁达因胃病退出国家队,本来是球队小字辈的梁达突然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升格为球队元老,在即将开始职业化篮球的前夜,河北篮球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1996年2月,在美国闯荡三年后,河北球员马健回到祖国,一心想为国效力的马健多次在媒体表态非常希望和国家队征战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甚至找了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篮协的领导和国家男篮主教练宫鲁鸣(这就是中国的国情,马健估计要羡慕姚明了!)表达要为国出力的决心。在当时的官僚机制下,马健必须要履行代表河北队参加乙级联赛等等一干比赛。马健突然出现,给河北男篮注入一剂强心针,也让师弟梁达等人有了打上CBA的机会。马健为河北找赞助商,又为河北招来一个210的美国大学生外援,但是莫名其妙的被篮协以不知道虾米理由毙掉,给马健、梁达等人的冲击CBA的梦想抹上不详的阴影。在四川举行的那届乙级联赛,从一开始就充满诡异的气味,当时和篮协合作的国际管理集团从开拓市场出发,非常希望大都市上海和西南体育最火爆的四川能进入CBA,甚至亲自给四川成立俱乐部。而河北是几只有实力冲击CBA球队中唯一没有外援的,因为他们的外援根本就没过的了注册关,很多当时的体育报刊都或明或暗的点出,这次比赛是篮协做的局,就等着马健、梁达等河北球员来宴客。河北依靠两大国手的强劲实力杀到半决赛,对手是上海。
但那场半决赛,河北队输了。是在上半场领先约二十分的情况下输的。马健下半场表现极其失常,三分球屡投不中,且出手次数多得不合理。而原因就是裁判,只要河北队一突破就会被吹走步或者犯规,马健只好在外面投三分,相反,上海队的任何动作都被认为是合法。
比赛输了,马健走了,梁达又回到无球可打的境地。好在9697赛季前,CBA当年的新军上海邀请梁达出战新赛季的联赛,面对这个头年的冤家对手,梁达还能说什么呢,他是一个篮球运动员,要靠篮球糊口,打CBA联赛也是当年追逐的梦想。1996年11月5日,梁达正式从河北男篮临时转会到上海男篮,收拾行囊,南下上海。
此时的上海还是新军,实力相对较弱。球队也没什么可以拿的出手的球员,章文琪还是个愣头小子,张勇是江苏不要的矮胖后卫,而武明阳是出身前卫男篮的2米左右的瘦中锋,梁达的履历倒是这拨七拼八凑的球队最响亮的角,好在两个立陶宛球员实力够强,萨乌留斯和辛格雷斯这两个物美价廉的老外是那个赛季最好使的外援。
1996年12月,96-97年CBA开打,谁都没把上海当回事,有些好事的媒体早早预测上海将在常规赛季后打保级战。没曾想,上海在开赛不久上演不大不小的奇迹,一路紧随八一火箭之后,坐上二当家的位置,让人大跌眼镜。梁达这把尖刀在CBA联赛里大放异彩,9697赛季央视是有集锦节目的,上海队的一些比赛,总会出现身批11号队服的梁达的身影,尤其是和济部天马队的客场比赛,梁达不仅突破勇猛,三分球也是大显神威,全场命中5个(当时的CBA是上下半场40分钟制),帮助球队4分险胜对手。常规赛出战21场,梁达拿下13.2分3板0.9助攻0.5抢断0.2扣篮,三分命中率32.9%,投篮命中率48.4%,是除了萨乌留斯之外,上海队中最稳定的得分点。在季后赛,主场大胜的上海在客场大败给江苏,排名第六。
在96-97赛季的出色表现,梁达被选进当年的国家男篮集训队。
“真没有想到,5年之后还能重返国家队,我心里很高兴。干篮球16年,我的努力得到肯定。我应该感谢新的联赛和(上海)东方男篮的教练和队员,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也不可能重返国家集训队。”
在9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联赛除了CBA之外,还有一个商业化很浓的联赛CNBA。CNBA联赛有8只球队,主客场双循环,每队有四个外援,同时可以上两个。CNBA的比赛和NBA比较接近,和CBA有很多不同,比赛时间不是CBA的上下半场40分钟制,而是NBA的48分钟四节制,在外援的使用,CNBA也很前卫,允许拥有4名外援,4节8人次的上场时间。CNBA虽然在比赛精彩程度上不让CNBA,(毕竟外援的使用宽松,快攻多,轰炸篮筐是经常的事情),但其实质上就是当时的乙级联赛的变体。河北当时身处乙级联赛,也许是资金和俱乐部组建的问题,并没有参加CNBA联赛。梁达在经历了一个成功的CBA赛季后,被北京京狮相中入队参加CNBA联赛,后来CNBA的投资方除了问题,又被大洋彼岸的NBA以侵犯NBA权利告上法庭,最后这个联赛也草草收场,梁达在CMBA(因涉嫌侵权,联赛的名称改为CMBA)表现也不甚了解。
附注CNBA8只球队:北京京狮队(北京市)、上海交大南洋队(上海市)、湖北黄鹤队(武汉市)、吉林虎队(长春市)、广州前卫震元队(广州市)、福建飓风队(厦门市)、天津海湾开拓者队(天津市)、河南雄狮队(郑州市)
这些球队和CBA都有些很深的渊源,北京京狮和北京鸭首钢合并,前卫和奥神合并,吉林、湖北、福建、河南先后升到CBA,湖北后来又跌入CBL(当时还被称作甲B),河南迁入太原易帜成山西队,天津在0708赛季前因注册资本金问题被否决进入CBA。
作为中国篮球最高水平的联赛CBA经过前几年的积极运作,在中国体育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也催生了一批篮球俱乐部的诞生。1997年5月,北京奥神篮球俱乐部在篮协注册成立(原名为奥胜篮球俱乐部),奥神是一家和体工队毫无瓜葛的纯私营化篮球俱乐部,行事不按常理出牌(多年后被篮协踢出CBA也是两种经营模式的激烈碰撞的后果),在当年的甲B联赛(篮协在当时受足球联赛影响,把CBA球队统称甲A联赛,乙级联赛升格甲B联赛)中,奥神就名列第四,在次年的甲B联赛打出骄人的17连胜,顺利升入CBA。1998年,奥神代表中国CBA联赛出战亚洲篮球俱乐部杯,夺得冠军。
奥神阵中猛将如云,核心球员就是梁达的河北师兄马健,另一根台柱子是前国手张涛。奥神在升入CBA后,求贤若渴,在全国是大发英雄帖。1998年是大裁军年,多只部队系统的球队撤编,很多顶级联赛的骁勇之士没有球队接收。奥神财大气粗,大量收编英雄豪杰,原空军联航雄鹰核心刘铁、南部闪电射手凌小龙,还有八一的前国手王胜(刘玉栋早年在八一曾给王胜做过替补)、河南中锋刘云峰等等,在后来的媒体爆料中得知一些当年的轶事,奥神球员的年薪都是50万左右,有如此丰厚的薪水,梁达也投到奥神的麾下。
奥神很善于作秀,除了拥有了一套不逊色于任何CBA强队的阵容,还有一名女教头,前女篮国手李昕。李昕是奥神早期的主教练,曾率队夺得男篮亚俱杯的冠军。后来娱乐圈将李昕在奥神的故事改遍成由蒋雯丽主演的**《女帅男兵》搬上**,获得好评。1999年1月10日,李昕被奥神炒掉,接替奥神主教练一职的是曾经在湖人随队拿下两枚总冠军戒指的麦克麦比,麦克麦比擅长美式紧逼防守,在他的执教下,奥神在9899赛季的球风异常的硬朗。
虽然梁达在96-97赛季CBA有着不俗的表现,但是和马健、刘铁、张涛、王胜、凌小龙相比,还是稍逊一筹,是锋卫线上的替补球员。奥神在9899赛季,是公认难打的球队,王朝时代的八一也在奥神身上吃到了苦头。
9899赛季第十四轮,奥神VS八一。
八一队比赛开始不久便掌握主动,依靠王治郅、刘玉栋、张劲松、李楠、范斌这个豪华阵容欲让奥神尽早交枪。但虽比分落后奥神队员拼抢积极,未让比分差距过于拉大。至第二节比赛结束理查德、朱峰都已4次犯规,比分为46:58,形势不利。第三节开场不久理查德5次犯规,奥神教头麦克麦比被迫换上另一个外援克劳德伯。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克劳德伯利用王治郅总是拉到外围打,控制了己方的篮板,奥神队在马健的组织下,张涛、梁达、王胜投篮弹无虚发,打出一个小高潮,第三节8分钟过后,八一队仅得5分,而奥神队却得了19分,双方战成65平。这之后双方拼抢激烈,在这一节结束时战成71平。四节虽然双方比分交替上升,而且3分钟时马健6次犯规下场,但是奥神队员取胜的气势已压倒了八一队。战至比赛还剩下一分钟时,奥神以93:92领先,剩10秒钟时,克劳德伯利用八一队犯规罚篮两中,最终以三分胜出。
在CBA的最后一轮,奥神没有为避让八一故意输球,而是大比分战胜上海,以常规赛第七的身份杀进季后赛,首轮将在常规赛两度击败自己的山东队掀翻在地,半决赛没有打倒八一火箭,以联赛第四结束该赛季。
在体育报刊里,身在奥神的梁达就像消失了一样,很少能显露出来,在奥神璀璨的星光下,梁达黯淡了。9899赛季的全明星在上海长宁体育馆举行,奥神只有马健入选了当年的北方全明星队,梁达则被官方特邀全明星的灌篮大赛,也是该赛季梁达最耀眼的时刻。
1998-1999年全明星赛,官方也特邀了梁达参赛。梁达身高1.95,弹跳出色,92年也获得过亚青赛最佳球员称号,作为内援加盟上海东方,比赛中扣篮不多,不过他能跳的美名盛传。那次梁达闯进扣篮决赛,对手是辽宁队的詹姆斯。梁达选用的动作是单手滑翔扣,这个动作平常,不过起跳点是此前全明星赛中中国球员从未尝试过的远,差不多是罚球线过一脚而已——不过这个距离恐怕使中国球员获得扣篮大赛的日期推迟了一年,梁达扣进了那个球,不过限于起跳距离,他的弹跳高度打了折扣,球入筐时也少了气概,按科比在 长城上纵论扣篮时所说的话,那就是入筐时不够“干脆利落”。已忘了在辽宁队混生活就以防守和扣篮为生的詹姆斯,到底是采用了什么动作获得了冠军,反正以詹姆斯的特点,他肯定又是在“砸篮”了。
奥神在中国篮球圈内的揽才心切,孙军、胡卫东、巩晓彬这些圈内的大佬人物都曾经跟奥神有过亲密接触,让当时CBA的各只球队都又恨又恼,生怕被奥神挖角;另一方面,奥神上个赛季依靠那帮虎狼之师在CBA的第一个赛季就闯进四强,也让传统强队感到不安。在9900赛季开赛前,奥神和昔日联赛第三名的前卫猎豹联系到一起,1999年11月10日,篮管中心宣布两队合并,组成前卫奥神队出战CBA。关于此次事件,当时的篮球公园有过一个小片子,所有的球队高层聚在一起开会商讨如何应对,与会者都行色匆匆,对会议内容不愿深谈。
上赛季效力奥神的刘铁永久转会山东,但是奥神成功合并掉前卫猎豹,实力不降反升,李爱军、苑志南等实力派球员都纳入奥神的帐下。但是在9900赛季,奥神并没有打出应有的水准,只是勉强闯进季后赛。
00-01赛季,奥神在和新贵上海一战中,力顶姚明的马健精疲力竭错失最后的罚球,让老板李苏大为不满,炒掉球队的台柱子。这不是奥神第一次炒球员,早在9900赛季,王胜也曾经被李苏炒掉,奥神队内弥漫一种兔狐悲的气氛。由于球队自炒主将,本篇的主人公终于又有了上体育报刊的机会,2001年1月3日,奥神主场迎战八一,张涛首节防守李楠不利,麦克麦比换上梁达专职“照顾”李楠,李楠很快的在梁达的防守下三分球四投四中,最后李楠飙下了59分,奥神主场的球迷都倒戈给喊道“把球给李楠”,而梁达和他的奥神的队友则被无情的遗忘了。在连负四场后,怒不可遏的李苏又打电话给麦克麦比,说了一句经典的炒球员命令,“张涛,NO PLAY!”,把球队的另一根台柱子张涛也给下岗了。其后领队张沈生,主教练麦克麦比都被李苏先后炒鱿鱼,梁达和队友战战兢兢的打完这个赛季,在季后赛首轮不敌姚明领军的上海大鲨鱼。
和奥神缘分已尽后,梁达又以临时转会的身份加盟CBA新军深圳队,虽然官龄只有三十岁,正当球员的黄金年龄,但是梁达在CBA彻底的沦为配角,统计数据上前五十名已经找不到他的身影,在这只新军之中,金立鹏、徐国翀、黄海贝才是球队的依仗,梁达在中国篮球的顶级联赛CBA的时间屈指可数了。
01-02赛季,深圳最终降级,黄海贝等球员被奥神收编,金立鹏、徐国翀等实力派球员加盟其他CBA球队,梁达在当年的联赛结束后,基本告别中国篮球最顶级联赛CBA赛场。在其后的日子里,梁达在家乡随同母队河北露露队冲击CBA未果,而他的河北年轻队友又走上了他当年的老路,散落在各只球队里打零工。
这篇虽然是梁达的B计划,但是在叙述过程中,更加侧重了以梁达为主线的当时CBA的一些轶事。我本人对梁达的记忆依旧是9697年他在上海队的生猛表现,李秋平后来说梁达、张勇、单卫国这样的球员在上海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球员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实力,只要给机会就能发光(原话大概是这样),梁达这批球员是幸运的,CBA的内援制度,让梁达为代表的优秀球员有机会在CBA赛场上驰骋,不幸的是没有母队的支持,更多的“梁达”只是属于打工一族,今天在这只球队打拼,明天在另外球队度日,后来CBA的内援转会的摘牌制度更是让“梁达”失去自由选择权,球队找“梁达”也属于应急,没有长远的培养计划。在CBA赛场上,梁达最吸引人的就是他的扣篮,姚明在被邀请参加CBA全明星赛扣篮大赛也曾说大个子扣篮很不好看,CBA最能扣篮的是梁达这样的球员。
篮球很相似 街头极限运动
中央5 套的 篮球公园播过 好像叫极限灌篮
什麼是终极篮球?
「飞篮球」:SlamBall也可译为「篮框终结者」或「极限篮球」,对许多篮球迷来说,尤其是东方的篮球员,想要像篮球大帝乔丹能与地心引力对抗的滞空能力、在空中飞来飞去地「灌篮」,是个「痴人梦想」的不可能任务,只能羡慕的望著NBA众多「灌篮高手」轰炸篮框,可是那股想飞的渴望并不会因此而消失。
终极篮球的出现,让他们「征服篮球」的美梦成真,小个子不再屈服於长人的巨灵掌之下,大家都可以像空中游龙般,连续拉杆后狠扣得分。
终极篮球的比赛场地与篮球场一样大,不同的是在罚球线(上下)和禁区(左右两边)设有4座如弹簧床,让球员籍由弹簧床的弹力高高跃起,轻易超过篮框的高度,就能在篮球场上尽情享受「飞」的乐趣,空中来个前空翻或360度转体,再以双手把球扣进篮框,或是像打排球拦网一样地封掉对手的扣篮。
「非」篮球:终极篮球虽然挂名篮球,但还是与篮球有很大的区别,尤其在球员装备和对抗的方式不一样,换句话说,攻守双方各4名球员,身穿的是冰上曲棍球员的装备(头盔、护肘、护膝、护肩、牙套等),运用美式足球的冲撞模式来对抗,同时球员还得具备体操选手在弹簧床上的跳耀技艺才行。
综合起来,终极篮球是集「篮球、冰上曲棍球、美式足球及体操」等运动项目之大成,所以说,绯极篮球看起来像篮球,但「非」篮球。
终极篮球 魅力无法挡
Slamball有何吸引力?看过比赛的运动迷,很少不被它憾动的,而终极篮球的魅力,对时下的新新人类来说,更是无法挡,因为,它具有以下的几种特质:
一.符合新时代的潮流:
21世纪的新新人类,具备「速食文化」的特质,如果一项运动没有够酷、够炫的卖点,很快就会被抛弃,终极篮球的出现,给予篮球迷的「酷感、炫度」十足,让他们有「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运动」的认同感,因此,终极篮球在美国很快就能取得18到34岁运动迷的支持,成为美国最火及最力(Hot and Heavy )的新兴运动,参与的球员愈来愈多。
二.轰炸篮框的各式灌篮:
玩终极篮球,利用体操弹簧床的弹力,让球员可以享受到打篮球「飞」的快感,观赏者则是得到刺激感官的满足,球员在比赛中展现在空中够酷、够炫的技艺,很难用文字来形客,尤其是经由不断苦练来「轰炸」篮框的灌篮方式,力度、技巧已突破了人体的极限,只要在终极篮球才能尽情展现。
三.身体对抗强烈:
终极篮球能展现冰上曲棍球和美式足球肢体冲撞的强度,球员在非弹跳区持球或运球时,防守的球员可以用肢体来阻挡,所以球员需要具有高度的对抗性,尤其是在4块弹跳区里,当你飞起来想轰炸篮框时,对手也会跃起来封阻,其间肢体的碰撞强度指数比一般的篮球来得高。
四.规则没有太多的制约:
篮下4块弹簧垫子,球员在这区域没有「走步」,可以充分利用弹力来做高难度的进攻动作,全场是4对4,球员配有轻型安全帽及护身装备,在攻、守都可以灵活运用身体和头脑的想像力,来与交战对手放手一搏。
五.罚球「变脸」有够酷:
跟一般篮球不一样,终极篮球的罚球,与**「变脸」同名FACE OFF,被犯规球员不是站在罚球线罚球,而在垫子外(三分线外)围起跑,跳进垫子攻坚篮框,在他起跳的同时,底线防守的球员也会跟著跳进垫子跃起来封阻,在篮框上方的强力对决,成功率不见得比一般的投球来得高,只是精采度强太多了。
罚球进就算两分,一场比赛24分钟、每节6分钟,每队8名球员可上场4名球员,比赛结果以得分多者为胜,至於在外围投进三分球,只有在比赛的最后两分钟才算,不然还是只算两分,攻击方同样也有24秒的进攻限制。
在以上各样特质和游戏规则的打造下,终极篮球展现出的魅力,足以憾动现代的年轻人的心弦,不过,想要参与,可得有很强的身体素质才行。
球场设施和球员装备
每一个全场大约94呎(28公尺)宽55呎(17公尺),其中在篮框下方、罚球线、左右边底线个有4个弹簧垫,每个弹簧垫都是7呎(2.1公尺)X14呎(4.2公尺)。球场周围都会用塑胶玻璃围起来,让球员可利用的部分延伸到篮板之后。
球员的装备和护具
每一队球员在比赛开始后都必须穿上全套的球衣和护具,即使是在场边的球员,更别说上场比赛的队员。由於比赛相当激烈加上必须在弹簧垫上跳上跳下,因此球员在碰撞落地后更需要护具来缓和冲撞力,球员全身上下的护具包括:安全帽、护肘、护膝、护踝、而球衣里头也必须穿上类似美式足球的护具。
球队阵势
每一队都可以有8名球员,但实际上场的球员只有4名,2队加起来共8名球员。至於其他的球员将待在类似曲棍球的球队专属区内,等到教练和裁判进行换球员的指令时才可上场,但这时球场上的比赛时间是不会暂停的。
开球
SLAMBALL有别於正式的篮球比赛,每半场开始前都必须进行跳球的仪式,不过比较不同的是,SLAMBALL的跳球是要等到双方4名球员到球场中央后,裁判将球用力的砸到地上待球反弹后超过2名跳球员的身高后,双方球员才可以去碰球,而其他3名没有跳球的球员也必须在球上升到最高点后,才可和对手球员进行身体接触。
球场其他部分的规则
1. 当球员再换边攻击时,或者是球赛进行时防守球员只能接触在腰部的位置,双方球员在举起手臂时不能超过肩膀的高度,在任何时候双方球员都不能出脚绊到对方,也不能拉住或者是抱住对方球员。
2. 防守方球员只能再球落到地上时,才可以在抢球时有身体接触,但是双方球员都必须把目标放在球上,不能非法推挤对方球员。另外,防守方可以在超截对方运球时有稍微的身体接触。
3. 双方球员都可一用脚去踢球。
4. 防守方球员下陷阱,让进攻球员接触到场边的塑胶玻璃,这时裁判会计时3秒,如进攻球员无法挣脱,将交换进攻权。
5. 当篮板球落下时,攻守互换的球队将可以马上进攻;但如果是进攻球队再次取得篮板球的话,必须将球反弹到底线的塑胶玻璃会来后方可再次进攻。
6. 在得分之后,交换发球的球队必须从底线外重新发球,这个底线是和篮下的弹簧垫相切齐的,而接球球员必须离发球线2吋(5公分)远,而防守队伍可以在灌篮区域内设法超截这次传球。
7. 而接到发球球员可以用传球或者运球的方式将球带过半场,而进攻时间将从接到球时才开始计算。
其他的比赛规则
走步
和一般的篮球规则一样,持球者再停止运球后不能移动第二轴心脚,但在谈晃垫上的弹跳则不算是走步。但如果是因为防守方的接触或者是推挤而造成进攻持球者脚步移动,这时裁判不会吹判走步违例,并且在防守方接触到进攻球员的身体后,则进攻球员可以再次运球。
罚球
当发生个人犯规时,进攻方球员将会进行罚球。罚球时球员可以选择一个弹簧垫进行罚球攻击,直接灌篮。这时防守球员必须退到弹簧垫的底线,但防守球员能可依照上述规定进行封阻,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弹簧垫进行防守。
罚球球员可以按照自己喜好移动一只轴心脚,但如果罚球员轴心脚步小心移动的话,罚球动作马上停止双方将到中线另行发球。而如果防守球员在罚球过程中再度犯规的话,则进攻方将可免费获得3分并再次进行罚球。
取消资格
每队的球员都有3次个人犯规、2次技术犯规的机会。犯满将必须出场换人。
技术犯规
SLAMBALL是各相当激烈的运动,球员兼任盒的非法碰撞都是不允许的,尤其是双方球员都会利用弹簧垫「高来高去」,在空中的推挤、拉扯动作都会背叛技术犯规。另外,如果不服从裁判的判决也会被派处技术犯规,2次技术犯规者将会被逐出场外。
得分和最后2分钟警告
每一次进攻时只要是灌篮进篮都算3分,而灌篮以外的得分方式都只有2分。只有在最后一节的最后2分钟内,外线投进的球也会算是3分球,是为了帮助落后球队追赶分数。
灌篮区的规则(弹簧垫上方)
1. 当进攻方球员进入到灌篮区后,防守的球员不能有身体接触。包括进攻方球员从弹簧垫以外的地方跳进弹簧殿后,上升到空中或者是在空中「航行」时,原本在防守的球员就不能跟著到进入到灌篮区,只能由防守方在篮下的球员在空中进行封阻,但此时还是不能和进攻球员有身体接触,不然将会被判罚球。就算防守方球员已经将球控制在自己手中,还是要避免和进攻球员发生
身体接触。(如何罚球将在后文中解释)
2. 进攻方球员在失去控球权后,将不能在进入到灌篮区内,除非进攻方球员已经将求全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违者将转换控球权。
3. 至於防守方也不是任人宰割,进攻方再尝试灌篮时,防守方还是可以由篮下的防守球员跳到空中相互抗衡,也可以将对手的球狠狠的「扒」下来,只是唯一的原则就是只能对球度能对著进攻球员身体有任何的拉扯,推挤的动作。(违规者将会被判罚球)
4. 在篮下固定防守的球员将不会局限在2次运球的规则中,只要情况需要这名球员可以直续性的运球。
5. 防守方篮下的球员再进行封阻时,只能在弹簧垫上直上直下的弹跳,并且不能超过防守时的区域外。(违者将进行罚球)
6. 如果进攻方球员由外围的弹簧垫跳进到篮下的弹簧垫进行灌篮时,这时防守方在自己篮下的弹簧垫处碰到进攻球员将不会被吹罚;但如果防守球员跳出外围的弹簧垫时将会被判罚。
7. 进攻方球员只有在接到队友传球、从外围弹簧垫跳进2种情形下才可以在篮下的弹簧垫弹跳并攻击蓝框,否则将被判罚转换球权。
8. 攻击方的球员不能同时有2名球员在弹簧垫上动作。
9. 球员只能在同一个弹簧垫上弹跳进出一次,除非球员再第二次弹跳时是要做灌篮、上篮、跳投、传球等动作才被允许,否则将转换球权。
10. 至於进攻方在外线的投篮还是有「妨碍中篮」的规定,防守者可以藉由弹簧垫在球还在上升时将球盖下来,如过在球忘下落时接触到球分数照样算。
11. 球员可以利用弹簧垫的外围让自己身体稳定下来,但不可以用弹簧垫外围来抢得进攻或者是防守位子。
12. 每队的进攻时间都是15秒,时间在灌篮成功、接触到任何边线或者是弹簧垫框框、成功的火锅后都将重新启动。
弹簧垫之间区域的规则
凡是在弹簧垫之间的区域都算是ISLAND(群岛),在这个区域内球员可以任意的变换进攻队形、传球、重新部属下一次的进入灌篮区的进攻方法。不过还是有以下几个规则要遵守:
1.防守者在这个区域内不能和进攻球员有身体上的接触,只能跟著进攻球员移动或者是设法拦截传球,如过有身体接触将会被判罚球。
2.进攻方球员不能有2名球员同时站在地上,再传完球后其中一名球员必须回到弹簧垫上弹跳一次方可回到地上。每一名球员只能在这个区域停留3秒。
3.当进攻方掉球时,双方进行抢球时,这时防守方的球员可以和进攻方球员有身体接触。
4.进攻方球员在这个区域时不能直接跳进篮下的弹簧垫上,不论是直球或者是无持球状态,都必须依照上述的灌篮区进攻规则可以。
关于打篮球作文
打篮球
昨天晚上,我照惯例到双流中学去打篮球。
来到熟悉的篮球场,我开始投篮了。我举起球,对准篮球框,一用力,把球往上一抛,松开手,球立即像闪电般“跑”向球框。哈!不偏不斜,进啦!
一开始,人很少,投得很轻松,可后来人娈多了,我可就惨喽!由于人多,一个框就有四、五个篮球,害得我一连换了两次框。我在有四个篮球的框下投篮,可就得小心点儿了。特别是捡球的时候,我得一边躲球,一边找自己的球。否则,调皮的篮球就会趁我不注意之机,毫不留情在撞在我的身上,真好像是在枪林弹雨之中穿行。我躲躲闪闪,看准时机就投,总算进了两个。
打着打着,我觉得什么撞了我肚子一下,咦,原来是调皮的篮球。还好,这个球是从远处发过来的,撞着我时已是强弓之末,不怎么疼,真是不幸中的大幸。一场小灾刚过,又一场小灾向我迎面扑来。我感觉有球要撞在我的头上,赶快用手护着。就在此时,一个篮球向我头上撞来,幸好有手护着,要不然,就会被撞个大青包喽!
我打完球,叹了口气,说:“今天打篮球的目标怎么都改了,从‘投球变成躲球了。’”
也许,自己对篮球有一份微妙的感情。
不如男生们那般狂热,因为我不再可以疯疯癫癫地和男生一起驰骋在球场,站在同一个篮框下与他们抢球,不负众望地进球。所以,如今对篮球的喜欢,虽然依旧存在,却再也没有真正去打球了。
也不如一些女生那样的“狂热”,像追星一样喜欢篮球,喜欢得快,不喜欢得也快,喜欢时整天捧着NBA杂志恶补常识,整天问:去打球吗?而不喜欢时,便再也不 问津篮球了。
我想,我对篮球的喜爱,也许有点“中庸”,有点“不明不白”,或许,根本称不上是喜欢。
最初对篮球的幻想,是在看动画片《灌篮高手》的时候。我曾一度幻想自己可以有樱木花道的悟性,打球时有流川枫的潇洒,射篮姿势有三井寿一般标准。虽然事实证明自己打球不二次运球就谢天谢地,根本没有力量双手举球高于头顶,用手腕发力射篮。于是自己能做的只是空摆一个投篮的姿势,把空气连带自己的遗憾一起投出,聊以。
那个时候,只是单纯地认为,打球很潇洒。
后来邻居朋友们开始在新村的空地上玩篮球,没有篮球场,5米宽的路作为了球场的长度,而宽度却有6米左右,把围墙上一块凹入的镂空作为篮框,“篮球”常常用排球,皮球代替。这样的“迷你”球场,打着又是二次运球,又是走步的“迷你篮球”。
那个时候,我还小,仅会拍皮球而已。
待我长大些,会熟练地拍球了,我也加入了他们的球队。年龄大的男孩已经懂得了“走步”,于是我也自然知道了“走步”。于是,宁可拼了命抱住球,脚也不敢多迈一步。于是我经常 “二运”,当时不知,还乐此不疲的与他们一起玩着我们自己的篮球。
后来,大家开始被学业困扰,一届又一届,排着队,挨个儿退出了这样充满童趣的篮球赛。直到那一年我升入了初中,我也告别了这种日子。我曾问过玩伴,这里会不会“后继无人”,他们说不会的不会的。我说:“你们看,现在又没有新成员加入。”一个男生指着我们中最小的那个:“喏,毅毅的妹妹。”我摇头:“女孩子指望不上的。”他说:“你不也是女的?”“你见过第二个像我这样疯疯癫癫和男生一起打篮球的女生吗?”他摇摇头,又接了一句:“对哦。”
我想,那份微妙的感觉也许就是来源于此吧!
初中的体育课,是可以打篮球的,刚开始还有女生与我有相同的爱好,但更多的女生看见篮球就怕,传给她球,从不敢直接接球,定要等到球落地一次弹起来才接,偶尔被球砸到一次,就再也不敢打篮球。要是摔上一跤,更是闹得大家又是陪着上医务室又是提心吊胆,好好的一场篮球,彻底扫了兴。而后来,大家索性都说不碰那家伙了。
于是,落单的我无奈地也不再“碰那家伙了”。只是偶尔,借了男生的篮球拍几下。路过学校球场时投去几瞥,也不知是羡慕还是失落。而难忘的“迷你篮球”,在一年后,真的由于后继无人而销声灭迹了。
其实,我自知对篮球了解甚浅,但仍旧喜欢。班里的男生常常去校外打球,那天我正碰上浩浩荡荡的“车队”,一个男生居然笑问我:“一起去打球吗?”我说:“算了,我去了给你们添累赘。”他们总喜欢大声谈论篮球,明星。我觉得,能听他们谈论,看他们打球,已足以满足我儿时的幻想了。
我坚信,篮球是勇者的游戏。我不够勇猛,体格不符合篮球手的条件,所以,我只能喜欢,无法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