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2019猛龙vs雄鹿-篮球nba猛龙对雄鹿

如果nba总决赛是勇士对猛龙,谁的夺冠几率更大?

nba2019猛龙vs雄鹿-篮球nba猛龙对雄鹿

猛龙胜算更大。

1,首先对于勇士来说,猛龙比雄鹿难缠的多。打勇士首先得防守好。雄鹿的防守策略简直一比吊糟。蹲坑守篮下放空三分,这策略能殴打火箭,但是打勇士估计的比开拓者都惨。东决也证明了,雄鹿的亡五大防挡拆很差,连猛龙的亡三小都防不住。范乔丹后三场进了14个三分,有一半是大空位。而猛龙的防守弹性很强,也很坚韧,可以防住雄鹿一整场。仔细看过东决的人都知道猛龙的无球防的有多好。

有很多勇士球迷在猛龙淘汰雄鹿之后喜大普奔,纷纷表示冠军稳了。只能说假球迷真的多。

2.勇火2:2的时候,所有人都在说勇士替补席没人,弹尽粮绝,最危险时刻等等,怎么才打了西决,勇士就凭空变出人来了?火箭掉链子+库里超神+开拓者没有防守资源导致了现在勇士无敌的假象。库勇要是真的比杜勇强,16年就不会丢冠军了。

3.猛龙的进攻,勇士的防守强在轮换和包夹。但西卡的机动能力和持球能力给了勇士防守极大的损伤,另外小加和范乔丹这两人打球真冷静,传球较为流畅。猛龙在卡哇伊没怎么进攻的情况下,自带进攻体系,球的传递、时机的选择以及手感的保持,都证明这只队伍不简单。全民皆兵和理性分球,简直像极了1.0时期的夺冠勇士。而且西卡简直就是活力加强版的格林,像第一年夺冠的格林,得分、传球、篮板、防守,简直无处不在。

再说猛龙的防守,对库里的限制非常好,当然了库里得分并不少。为什么说防的好,因为以往其他的队伍都是大部分精力用来防库里,导致勇士其他人能够参与进攻,对库里有所限制,对其他人也能够保证防守效率。勇士整体进攻打不出来,自然进攻效率就低了,角色球员更是集体低迷。

综上,杜兰特复出,猛龙六成夺冠。杜兰特不复出,不排除横扫。

多伦多猛龙队是美国的吗?

多伦多猛龙队是美国的,多伦多猛龙队是一支属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会多伦多的职业篮球队,美国男篮职业联赛(NBA)东部联盟大西洋赛区的一部分。猛龙队位于加拿大的多伦多,也是NBA唯一队址在美国之外的球队。

猛龙队的历史很短,但加盟NBA几年后很快就成为东部有竞争实力的球队之一。2018-19赛季,猛龙在东部决赛中以4-2的战绩击败雄鹿队,队史首次晋级NBA总决赛。时间2019年6月14日,猛龙队客场4-2战胜勇士赢下总决赛,猛龙队首次拿到NBA总冠军。

扩展资料:

猛龙队于1995年诞生,当时作为NBA海外扩张计划的一部分,主场设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市,队名也是征集而来的,最后选中了凶猛、速度快、弹跳高的“龙”。1996-97赛季,球队取得30胜52负的成绩,对于进入联盟第二年的猛龙队,猛龙队表现的完全不像一支稚嫩的新军。

猛龙队是仅有的11支击败过公牛的球队。同时也战胜过另三支参加分区决赛的球队——休斯敦火箭队,犹他爵士队和迈阿密热火队。

百度百科-猛龙队

雄鹿VS猛龙G1:都已经到东决了,还是没有球队能把大洛调出禁区

东决G1,雄鹿的比赛逻辑很有意思。

正式开始之前,我先简单归纳下雄鹿本赛季的攻防特点(毕竟很久不写雄鹿):

进攻端 ——抓对手失误和投失的机会坚决推反击,雄鹿本赛季场均17.7分的快攻得分排在全联盟第6;而坐拥字母哥这种“打谁都是错位”的大杀器以及以大洛为首的三分射手群,雄鹿队在阵地战会为字母哥拉开单打空间,或形成直接攻框,或利用字母哥在进攻端的牵制力为队友创造三分投射的机会。

防守端 ——雄鹿对于内线的保护做到了极致,他们场均只让对手在内线得到42.2分排在全联盟第一,其中最鲜明的一个防守策略就是大洛在防掩护时的回收。所以雄鹿队在常规赛让对手场均出手全联盟最多的三分球(36.3次),对手的三分命中率也能够排在第八位(36.1%),毕竟给了很大的投篮空间。

和火箭队一样,这支球队的“魔球化”很严重。但有所区别的是,他们在三分球和内线的出手比例分配上更加均衡—— 三分球出手占比41.9%,内线出手占比45.2%。

回到本场比赛——

雄鹿开场延续了常用的攻防套路:他们在进攻端连续利用猛龙队的失误球和投篮不进的机会发动反击;阵地战也会为字母哥拉开空间创造单打机会。不过他们上半场的外线手感很不好,除了替补出场的布罗格登命中率有所保证之外,其余8人合计三分球18中3,命中率只有17%不到。

而在防守端,注重内线的保护也给了猛龙队外线出手的机会:开场洛瑞、小加、西卡连续利用雄鹿队的收缩内线投中三分。 猛龙队上半场在三分线外的命中率是45.5% (22投10中),他们在命中率有所保证的情况下很坚决地出手了中远距离投篮,给予雄鹿队一定的惩罚之余,也带着8分的优势进入下半场。

整个上半场,雄鹿队依然有内线优势(内线得分24:14,双方篮板球持平),快攻也占优(11:6),但是他们外线命中率极低;反观猛龙,外线命中率高,小卡常规操作半场11中5拿下15分,全队8人轮换全部有得分进账。

我在文章开头所指的“比赛逻辑有意思”是这样的——

猛龙上半场的投篮很准,按理说雄鹿队会在半场布置扩大防守遏制一下对方手感;而猛龙这边也会强调诸如“下半场对方一定会扑出来防守,所以我们要更多地攻击内线”之类的比赛安排。

但这些都是“按理说”——实际上雄鹿队下半场并没有在掩护后扩大防守,而大洛即使被带出禁区也会尽量罩住对手后卫球员的投篮,其余四名队友负责收缩篮下防突破。对于猛龙队大个子球员外拆的三分投射,雄鹿队全场都没怎么“搭理”:

雄鹿队的比赛逻辑是这样的: 我知道你上半场狂投三分就是针对我大个子的收缩防守,连续命中后想将我的大个子调出禁区,这样一来你就能在我的内线做文章了——所以我偏不出来~而且相反,我会把内线守得更加牢固。

实际上猛龙队下半场也真的在攻内线:上半场12次内线出手,下半场上升到了20次;小卡在上半场的内线进攻是4中3,下半场则变成了12中4,很多“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一定要杀到篮下”的出手,其合理性确实值得商榷。

而且猛龙队下半场的外线命中率有所下降也真的不是雄鹿的防守有多好;正相反,雄鹿给了猛龙更多的外线空位出手机会,但猛龙队自己没有把握住。无论是体力透支影响还是球队战术打法的改变,总之——空位不中和雄鹿的防守真的没太大关系。

再加上大洛本场比赛确实发挥出色,无论是外线投射、持球单打、二次进攻还是防守端对于禁区的保护都近乎完美,全场比赛29分11篮板4盖帽+接近六成的投篮命中率+4记三分,大洛这300万的身价用“物超所值”来形容完全不为过。

东决G1打完,如果只看双方比分走势,看上去猛龙在客场差点战胜联盟第一,看上去这轮系列赛会很有悬念。 但实际上猛龙队和本赛季其他球队一样——明知道雄鹿会在防守端更侧重于保护篮下,但就是无法在外线给予持续性的惩罚。 而外线一旦失准,雄鹿队又会更加坚决地守在篮下不出来,再加上雄鹿队丰富的内外线防守资源+字母哥的防守全能性,全联盟还没有一支队伍能在与雄鹿队的内线争夺上取得优势。

对于雄鹿队的进攻,猛龙队有时会用4-5人去夹击字母的突破,但对于雄鹿队的外线投射,他们能做的也只是祈祷手感不佳;而一旦雄鹿队的外线手感复苏,猛龙队的领先优势很快就荡然无存—— 比如本场比赛的第四节,当大洛、米罗连续投中三分后,雄鹿队很快抹平了7分的分差并实现反超。

此外猛龙队的8人轮转影响了主力们的体能,首发五人中有4人本场出场时间达到40分钟。第四节除洛瑞以外的其余球员合计15中0,体力透支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雄鹿队的9人轮转中出场时间最短的康诺顿也有10分半钟的时间,最高的字母哥刚刚超过37分钟。 整个季后赛字母哥的单场出场时间都没有超过40分钟,雄鹿队全队的体能储备都要比刚经历抢七的对手要好得多。

所以这轮系列赛越往后越会对猛龙队不利。至少从双方首场较量来看,猛龙还没有找到破解雄鹿常规攻防的办法。不管是继续寻找调动雄鹿内线的方法还是“绕道行驶”,猛龙队都应该快速拿出应对方案了。

字母哥23分12板8助+犯满离场,雄鹿遭猛龙双杀吃5连败

雄鹿再战猛龙,朱-霍勒迪继续缺阵,猛龙这边凯尔-洛瑞伤停。最终猛龙110-96送给雄鹿5连败。

开场福布斯3记三分,迪文琴佐连续突破,雄鹿13-7领先。猛龙这边范弗里特命中三分,鲍威尔爆发5投5中得到15分,猛龙首节33-26领先。第二节马特-托马斯、西亚卡姆、本布里、范弗里特5记三分为猛龙建立56-36的巨大优势。米德尔顿连拿5分,雄鹿半场41-58落后。

第三节鲍威尔的突破帮助猛龙取得21分领先。大洛佩斯打三分,但猛龙又是一波7-0分差拉到23分!字母哥连续冲击篮筐独得10分,三节战罢雄鹿追到72-85。

第四节字母哥带着替补阵容追分,康诺顿、奥古斯丁连中三分,雄鹿一度追到83-93!西亚卡姆面对字母哥打三分,鲍威尔突破造犯规两罚全中,本布里扣篮,猛龙打出7-0领先17分。字母哥扣篮,助攻迪文琴佐三分。但鲍威尔还以三分。雄鹿无法进一步缩小分差,字母哥还在最后一分多钟吃到恶意犯规,犯满离场,最终雄鹿惨遭5连败。

西亚卡姆27分6板5助攻2帽,鲍威尔12投9轰29分4板3助攻2断,范弗里特17分6板8助攻。

字母哥20投8中,罚球13中7得到23分12板8助攻5失误,米德尔顿13中5得到13分8板5助攻6失误,大洛佩斯12分4板2帽,福布斯11分,迪文琴佐14分7板4助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