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奥运会的发展-篮球在奥运会的地位
篮球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FIBA)。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随后,在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1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篮球运动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规则在不断地更新,技战术也逐步得到提高。30年代以前的篮球运动处于传播和推广时期,技术和战术尚处于初级阶段。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体育竞技舞台,世界性的比赛推动着篮球技术、战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动作、战术组织和训练方法逐渐提高。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高大队员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但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1956年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了限制区,增加了30秒和干扰球规则。60年代是高度、技术和速度同步发展时期,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在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70年代是高度、技术、速度相结合、相统一并持续发展的阶段,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8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是在高水平上的全面攻守对抗,同时,技术全面、特长突出的明星队员在队内的作用举足轻重。
如今,篮球运动在全世界开展得极为广泛。奥运会篮球比赛、世界篮球锦标赛、NBA、等一系列重要赛事,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大家关注的不仅仅是比赛的胜负,更为重要的是欣赏运动员精彩的表演,并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快乐。近年来,我国的篮球运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成功举办了CBA、CUBA、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全国高中篮球联赛,而且国家队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值得赞赏的是:姚明成为2002年NBA“状元秀”,目前效力于休斯敦火箭队。此外,诞生于美国街头的“三对三”篮球,在我国也受到社会各界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吸引了众多人员的参与。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篮球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创造,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
1892年,篮球运动首先从美国传入墨西哥,并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开展。这样,墨西哥成为除美国外,第一个开展篮球运动的国家。
此后,这项运动先后传入法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开展、普及和发展。
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在柏林奥运会中,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篮球的场地要求:
标准篮球场应为28m×15m的长方形。场地的丈量从界线的内沿量起,而场内的各区、线、圈的丈量均从界线的外沿量起,场上各线线宽均为5cm。地面应坚实平坦,至少在周围2m以内无障碍物。球队席区域有2条2m长的线,其颜色与边线和端线的颜色应有悬殊的差别。
篮球架的支柱距端线外沿至少1m。篮板应横宽1.80m,竖高1.05m,下沿距离地面2.90m(原1.80m×1.20m尺寸的篮板仍可使用)。篮板的底部、边沿和支柱应做适当包扎。篮圈的上沿距地面3.05m,篮圈的圈条直径为1.7~2cm。
历届奥运会篮球冠军(记录了篮球历史的辉煌瞬间)
篮球作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自从被列入奥运会项目以来,已经经历了许多辉煌的瞬间。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届奥运会篮球冠军的历史。
1936年柏林奥运会:美国队
1936年柏林奥运会是篮球首次被列入奥运会项目,当时只有7支队伍参加比赛,其中美国队轻松夺得冠军。
1948年伦敦奥运会:美国队
1948年伦敦奥运会,美国队再次夺得冠军,他们在决赛中以65-21战胜了法国队。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美国队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美国队再次夺冠,他们在决赛中以36分的优势战胜苏联队。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美国队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美国队再次夺冠,他们在决赛中以89-55战胜苏联队。
1960年罗马奥运会:美国队
1960年罗马奥运会,美国队继续称霸,他们在决赛中以81-57战胜巴西队,成功卫冕。
1964年东京奥运会:美国队
1964年东京奥运会,美国队继续强势,他们在决赛中以73-59战胜苏联队,成功卫冕。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美国队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美国队再次夺冠,他们在决赛中以65-50战胜南斯拉夫队。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苏联队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苏联队在决赛中以51-50险胜美国队,首次夺得奥运会篮球冠军。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美国队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美国队重新夺冠,他们在决赛中以95-74战胜南斯拉夫队。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苏联队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苏联队再次夺冠,他们在决赛中以93-81战胜捷克斯洛伐克队。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美国队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美国队再次夺冠,他们在决赛中以96-65战胜西班牙队。
1988年首尔奥运会:苏联队
1988年首尔奥运会,苏联队再次夺冠,他们在决赛中以76-63战胜南斯拉夫队。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美国队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美国队以“梦之队”的名号出战,他们在决赛中以117-85战胜克罗地亚队,夺得奥运会篮球冠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美国队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美国队继续称霸,他们在决赛中以95-69战胜南斯拉夫队。
2000年悉尼奥运会:美国队
2000年悉尼奥运会,美国队再次夺冠,他们在决赛中以85-75战胜法国队。
2004年雅典奥运会:阿根廷队
2004年雅典奥运会,阿根廷队在半决赛中战胜美国队,最终在决赛中以84-69战胜意大利队,首次夺得奥运会篮球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国队
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国队重新夺冠,他们在决赛中以118-107战胜西班牙队。
2012年伦敦奥运会:美国队
2012年伦敦奥运会,美国队继续称霸,他们在决赛中以107-100战胜西班牙队。
2016年里约奥运会:美国队
2016年里约奥运会,美国队再次夺冠,他们在决赛中以96-66战胜塞尔维亚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