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砸场-国家队征召毁球员
国家对足球的政策
在2015年3月份,国家出台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这不仅是中国足球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体育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方案》以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为大方向,通过对管理机构重新设计、职业俱乐部建设、完善竞赛体系、校园足球、社会足球、人才培养、国家队建设、场地建设管理、完善投入机制等涉及足球领域的各个层面的具体部署,为中国足球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因为《方案》的内容较多,因此,现在提炼出《方案》中的10个关键词进行一一解读。
一 体育强国梦
我国足球目前仍全方位落后,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振兴足球,是提升中国体育大国形象、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实际行动。
二 “三步走”
除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是国家男足跻身亚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而远期目标则是,积极申办男足世界杯,国家男足进入世界强队行列。
这一目标是《方案》中的亮点之一,因为过往中国足球缺乏长期规划,往往只是以打入一届世界杯或奥运会作为目标。正是缘于长期规划的缺乏,也令中国足球的前进方向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通常只为一届大赛进行周期性备战。改革方案里,不再以单一的一届大赛作为目标,而是更加注重长远的发展。改善发展环境,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增加青少年足球人口,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达到亚洲一流、世界先进水平,这些实实在在的步骤才是让中国足球整体水平切切实实提高的关键和基础。可以相信,待中国足球取得长足进步后,申办世界杯自然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三 脱钩
按照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原则调整组建中国足球协会,改变中国足球协会与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构架。中国足球协会与体育总局脱钩,在内部机构设置、工作计划制定、财务和薪酬管理、人事管理、国际专业交流等方面拥有自主权。中国足球协会不设行政级别。
管办分离是中国足球喊了很多年的口号,但足球改革20余年却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中国足协和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构架,也令各方面的决策变得无比烦琐,足协往往受到体育总局的掣肘,相互扯皮的事情也层出不穷。中国足协在机构设置、财务薪酬、人才招聘和外事活动等方面,皆没有自主权。足协同体育总局脱钩,也是为了破除体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建立管理高效、适合现代足球运营的管理体系。
四 足球文化
严格准入,规范管理职业足球俱乐部。优化俱乐部股权结构。推动实现俱乐部的地域化,鼓励具备条件的俱乐部逐步实现名称的非企业化。完善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立足长远,系统规划,努力打造百年俱乐部,积极培育稳定的球迷群体和城市足球文化。
该条可以增强俱乐部的自主权,进一步推动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放眼世界足坛水准最高的欧洲五大联赛,俱乐部无不拥有着极大的自主权,这样能够增强投资人的积极性,提高联赛的整体水准,对竞技水准和关注度的上升都大有裨益。健全联赛理事会,成为独立社会法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办分离,引导俱乐部多元化股权结构。
同时,目前中国足球的各个俱乐部,采用的都是企业冠名,一旦投资人易主,球队的名字也会随之改变,甚至面临流浪到外地的局面。反观欧洲五大联赛,俱乐部无不采用中立的名字,同时不会无端迁移,相比之下我们的中超太不职业。鼓励俱乐部去企业化,扎根所在城市,避免追随投资者迁徙,这些都为职业联赛的良性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是积极培育稳定的球迷群体和城市足球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五 特色学校
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从现有的5000余所,到2020年时达到2万所,2025年时达到5万所,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从而彻底打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培养高水平足球人才。
长期以来,资金和场地成为拦在孩子和足球之间的两座大山,来自学校和部分家长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在阻碍着孩子走向绿茵场。最近提出的《校园足球2.0》方案中表示,形成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联赛和训练体系,打通人才持续成长的通道,培养高水平足球人才。但目前中国足球体教分离的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学生都面临着学习还是踢球的问题。出于安全、升学等因素的考虑,喜欢踢球的孩子往往会面临许多不得不面对的困难。《方案》让更多的人也意识到,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校园足球也应该逐渐淡化成绩因素,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身体素质,营造足球文化的有效途径。
六 社会足球
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推动足球运动普及。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部队和企业组建或联合组建足球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足球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都要加入其中。尤其要注重职业联赛、区域等级赛事、青少年等级赛事、校园足球赛事的有机衔接,实现竞赛结构科学化。逐步建立健全青少年联赛体系。积极倡导和组织行业、社区、企业、部队、中老年、五人制、沙滩足球等赛事。
需要强调的是,从此往后,一个为足球运动员再就业再发展的平台将会搭建起来,他们在经过必要培训和考核后,将会有多种职业选择:足球教练员、裁判员、讲师,或到企事业单位和部队成为群众足球活动的骨干,或进入足球协会、足球俱乐部从事足球管理和服务工作。完善政策措施,加强专业教育,为退役运动员转岗成体育教师创造条件。
七 足球学院
畅通优秀苗子从校园足球、社会足球到职业足球的成长通道。鼓励足球俱乐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选派职业球员、青少年球员到足球发达国家接受培训,并力争跻身国外高水平职业联赛。设立足球专业学院和学校。
长期以来,我国的足球人才基本上是要么出自各级体校,要么出自职业俱乐部的后备队伍,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足球人才来自学校,来自社会各界。尤其是,足球学院的建立,将会在文化教育和足球运动紧密整合的新形势下为足球人才的培养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八 精心打造
稳步提升国家队水平,形成符合球员身心特征和当代足球发展趋势的技术路线;优先选拔为国效力愿望强烈、意志品质一流的优秀球员进入国家队;实行主教练负责制;俱乐部应当以大局为重,全力支持配合国家队建设。加大对国足的经费投入、奖励政策、基地建设等。
国家队代表着一个国家足球的整体形象,也是一个国家足球水平高低的最直接反应。若仅有红火的联赛,没有强大的国家队支撑,仍难以称得上是足球强国。国家队的成绩和精神面貌也最受广大球迷关注。最近十年,中国男足无论从成绩还是形象,都难以让国人满意。有了整体的政策倾斜和关照,今后,国足定能够以最好的环境,最佳的条件去征战将来的世预赛、亚洲杯等大赛,这些举措有助于国足取得佳绩。
九 场地建设
明确刚性要求,因地制宜建设足球场,建设一大批简易实用的非标准足球场,对足球场地建设予以政策扶持。
近年来,中国足球水平下滑,足球人口越来越少,重要原因便是球场的减少。随着足球场的增多,全民足球也能够真正实行,届时中国的足球人口也将增加,也将出现更多的足球人才。该方案意在夯实中国足球的基础,增强学生足球在全社会之中的普及。
十 足球产业
加大财政投入,成立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加大**公益金,加大足球产业开发,建立足球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竞争机制……
为什么国家队的征兆会被中国男足球员拒绝?
能为国家队效力,是每个运动员的最高荣誉。而偏偏奇怪的是,竟然有男足运动员拒绝了国家队征召,这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仔细想想,这些拒绝出战的运动员除去私心太重,就是太过于看中眼前的利益了。
很多运动员参加国家队只是为了镀金,但并不想背负骂名。简单来说,运动员本人也许是想为国效力的,可是考虑到国家队的名气不佳,球迷有太过热情严苛,这样一旦自己在赛场上出现失误,一定会被球迷指着鼻子责骂。这点也是人之常情,没人能保证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能让观众百分百满意,而网上有少有球迷对国足的正面评价,那就会导致运动员本身就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久而久之,运动员可能宁可就在俱乐部参赛,也不愿意抱着被辱骂的风险,为国家队效力。
另一点呢,就是参加国家队的比赛,并不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国家性的比赛是展示自己舞台,但并不意味着是个奖励丰厚的舞台,球员的工资收入注定和俱乐部比赛挂钩。那放弃国家队的比赛,球员就可以参加更多场俱乐部赛,那增加的场次和进球,无疑自己能使自己收入更高。举个不好的例子,万一运气差,在国家比赛中受伤,这会直接牵连到自己在俱乐部的薪资,伤势严重的话更有可能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样一合计,怎么算都不合算,也难怪大家都不愿意出征。
因此呢,国家队的征召对很多球员来说,不是荣耀反而是噩梦。要是球员都抱着这样的心态看待足球比赛,中国的足球什么时候能进步呢?其实中国球迷的心愿很简单,我们不一定要求你赢,但是起码不要输的太难看,让我们能看到国足在球场上进步,比赛中的拼搏,大家也就满意了。
fm2010的球员被国家队征召的问题
FM经常这样 一个赛季肯定有一两场这样 可以让球员拒绝征召 怎么弄上百度搜下就行“FM里怎么让球员拒绝征召”。
我没弄过 懒 碰到这种情况直接度假去 让助理教练管
为什么在俱乐部表现不错的球员一被征召至国家队就萎靡了呢?
类似情况确实存在,但是也当然有不少例外。
最真实的原因肯定需要视具体球员的各方面情况。
基本的一些分析逻辑就是在俱乐部表现不错,甚至是核心球员,在被调入国家队时会有一个磨合过程,与新的团队,新的技战术思路,都需要一定时间去更好的融合。
如果期间有不少的障碍,那就会表现不佳,或者需要比较长的适应过程。
另外一点就是俱乐部和国家队,毕竟是两个层面,
你在地方可能是说了算的主角、教练非常肯定,甚至许多战术是围绕你来展开,队友对你也相对更信任;可一到国家队,尤其新近,你的地位通常不会那么高,需要适应那种落差和不熟悉的战术、配合默契度,可能还有许多一个团队内部的一些不良顽疾,这些都需要用好心态去面对。
所以,如果没有好的心理素质,没有坚定强烈的国家荣誉感、表现欲,
就很容易出现越来越消极的状态,尤其在国家队参与的比赛规模更高,对手实力更强,压力更大、近期战绩也不理想的状态下,国家队的那些新兵们通常就会显得更低落萎靡。
东亚杯前曾有球员拒绝国足征召,李铁怎么说?
李铁当场就回应了:能理解,但是无法接受!
李铁的回应是非常斩钉截铁的,我想对于拒绝国足征召的球员的也是当头棒喝。每个球员都应该将为国效力作为自己的荣誉和骄傲,可是有的球员竟然在心里将之视为负担,并且想出各种理由拒绝征召,真是不知羞耻。只想着在俱乐部里面踢球挣钱,被国家队征召就出工不出力,这样的球员以后不用也罢。
东亚杯是中国国家足球队的一个重要的练兵机会,因为我们在正式比赛中很少有机会和韩国、日本进行脚手,而东亚杯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所以一定要努力抓住练兵的机会。虽然韩国日本派的都是二线阵容,但是这对于李铁演练自己的战术思想也是非常有帮助。所以李铁才会对拒绝征召的球员那么生气,甚至不惜在发布会上自爆出来。
李铁是第一次担当国家队教练,这也是他成为教练以来一直努力的梦想。为了能够将中国国家队带进世界杯亚预赛的十二强赛,为此他甚至签订了一个时间只到2020年6月份的主教练合同,他很珍惜这次的东亚杯的机会,所以他才亲自给每个球员打电话,询问能否为国出战,我想他的满腔热血听到了球员的拒绝和推脱也会有一瞬间会凉的吧。
确实,在国家队踢比赛,有些时候会被侵犯,影响在俱乐部的比赛,但是国家队的医疗人员及后勤保障已经最大限度去保障球员的安全了,就是希望球员们能够放下包袱,在球场上奋勇拼搏,取得胜利。所以让我们为那些为国出战的球员加油呐喊,唾弃那些拒绝征召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