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传统校篮球-北京篮球名校
中澳女篮第一裁判是谁
奥运会女篮决赛前一晚,国际篮联开会研究,正式确定由中国籍裁判彭玲执法美国与法国的金牌争夺战。
86比50,美国女篮最终轻取法国队,彭玲也成为中国执法奥运会篮球项目决赛的第一人,“其实我一直都坚信中国篮球裁判员的水平,只是外界可能在某些领域上对我们了解得还不够。”彭玲也终于成就了自己的金满贯,在她的裁判生涯中,吹罚了所有国际篮联举办的女篮各级别顶级赛事,这在中国,也是前无古人。
当年曾是校花
1972年出生的彭玲,日常工作是北京一所学校的体育老师。
彭玲于1994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系篮球专业。毕业之后的彭玲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致力于从事篮球裁判事业。
“我之前与彭玲是同学,当时她可能觉得打球出不来,所以就学了裁判,她曾经师从已逝的郭洪宝,而郭指导是中国篮球裁判的前辈,而且他的理论知识也是最丰富的一个。”彭玲的大学同学,从事体育摄影工作的孟永民表示。
彭玲的另一位同学张再庆表示,“彭玲上学的时候是校花,长得非常漂亮,给人的印象也是笑口常开,脾气非常好。她平时也很好学,但球打得并不是很好。”他说,虽然彭玲篮球技术一般,但她对于篮球的理解非常好,包括她之后当老师,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
一直在创造历史
选择成为裁判后,彭玲一直在创造历史。
1999年,彭玲获得国家级裁判员证书,2000年升为国家裁判A级。时年28岁的彭玲不仅是10名评上国A女裁判中最年轻的,而且还考了第一。
2001年,彭玲又成功地考上了国际级裁判,成为国内仅有的3名女子国际级裁判之一。实现了篮球裁判事业上的“三级跳”。
彭玲的裁判之路也很艰辛,据张再庆介绍,“她一直在为裁判的事业在坚持,中国的篮球裁判大部分都有本职工作,如何协调好本职工作与裁判工作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题。但无论怎么困难,她坚持下来了,实现了中国裁判界在国际赛场的一个突破。”
大赛经验助入选
翻开彭玲的履历,她有着多年WCBA联赛吹罚经历,还曾执法CBA联赛,并执法军粤总决赛。彭玲的国际赛事执法经历也非常丰富,她曾在2003年吹罚日本女篮世锦赛,2005年受邀执法突尼斯女篮世青赛。
在伦敦奥运会开始之前,国际篮联要求中国篮协推荐一些裁判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吹罚,在中国篮协推荐的名单中,国际篮联选中了彭玲。据中国篮协相关负责人透露,彭玲能够最终入围伦敦奥运会篮球裁判的行列,依靠的是多年的国内外大赛吹罚经验。
北京市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教员组组长井文认为,彭玲能够成为奥运会决赛场上的裁判,对于中国篮球裁判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也说明,国际篮联对于中国裁判的认可。”
场上铁面场下笑颜
2008年奥运会,刚刚生完孩子不久的彭玲担任记录台数据统计工作,到了伦敦,她终于站在了奥运会的赛场。
第一场,澳大利亚对阵俄罗斯是她的奥运处子秀,之后又是一场四分之一决赛,但谁都没有想到,彭玲最后还执法了决赛。
“这么多年下来,我觉得吹比赛,最重要的还是要有颗平常心。”在决赛中执法的彭玲总是在哨响后用笑容面对球员,即便有了争议判罚,她也会进行解释,使得队员不再进行申诉,她的吹罚最终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彭玲说,她从来没想过,成为一名篮球裁判会带给她这么多的荣誉。对于执法女篮决赛的经历,彭玲说,“奥运会是竞技体育的最高殿堂,这是每一个体育工作者所梦想的圣地,能够站上奥运会的篮球场,也是全球所有篮球裁判的梦想。”
北京十一中属于什么档次
北京十一中属于高档次。根据查询大学路网显示,北京十一中是北京市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分校,为海淀区公办完全中学,北京市高中示范校,三年间各类先进教育教学经验成果和学术文章先后登上了《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等媒体。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较高的办学理念,其教学质量在北京市的高中教育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属于高档次学校。北京十一中建有现代化多功能图书馆、学习活动中心、室内篮球馆、北京城市与区域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气垫导轨实验室等各类专业教室;开设全科阅读、生涯规划、名人讲堂等精品特色课程;创建民乐队、舞蹈队、合唱团、戏剧社、机器人等多样化学生社团,是北京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机器人分团)、北京市对外开放窗口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北京西城区第三十五中学的资料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简称北京三十五中,是一所区级重点中学。始建于1923年,其前身为私立志成中学,建校董事、邓萃英等提出“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才,有志者事竟成”的办学宗旨,在办学过程中,以高薪聘请名师,教学水平高,闻名于市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解放初期改名为新生中学,1953年定为三十五中,经过75年的发展变化,三十五中已成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的西城区重点中学,现有29个教学班,1400多名学生。
学校重视继承发扬传统,积累办学经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教书育人,为学生成才打好全面基础。历届高中毕业学生,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高等学校学习深造。学校以端正的办学思想,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文明优良的校风,亲蜜和谐的师生关系,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成才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好评。
学校是北京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初高中男女篮球队在市区各种比赛中成绩优异。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篮球传统学校。三十五年有一支90余人组成的中学生金帆民乐团,还有舞蹈队、铜管乐队、合唱团等学生艺术社团为爱好文艺的同学提供了展现才华的欢乐天地。1997年在北京市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中金帆民乐团获一等奖。1996年学校获得北京市科技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奖。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学校。
学校是北京市对外开放的学校,经常接待各国外宾来访,参观交流。与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的一些学校有密切的交往。同学们在参与外事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为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贡献力量。
三十五中有一支敬业奉献精神强,热爱学生,尽心尽职,教学水平高的教职工队伍,现有区级学科带头人11名,高级教师57名。这些骨干教师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保证作用。近几年陆续从北师大、首师大等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中选聘一批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来校任教也深受学生的欢迎。
本人身高190,现在高二,高三走体育想打职业篮球,有前途吗?
记住我的话:如果你现在学习不错以后还可以找个正常的工作;如果学习也不行,16-17岁才开始练 体育 ,除非是加内特的天赋,不然你现在已经完了,如果家庭不能帮助你,10年后,你只能游走在 社会 底层。
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我15岁开始练篮球,一直是全市第一的学校里男篮主力,我见过体校的体能怪,扣篮怪;省级比赛里双手大风车灌篮,全队平均身高195+、208的中锋;省青年队、甲级联赛从来不读书专业训练的全能怪,你认为你比他们强在哪里?我当时188高,去找史利平(原来奥神队教练),他说我在学生校级比赛还行,但是和俱乐部不是一个级别的,小于195我根本没戏。我看明白了,然后强行转行学习,每天学习到一两点,现在有公司有家人有小孩,仍然在拼搏和学习,而我曾经的队友呢?全部转行。曾经的大神呢?基本转行,因为有些家庭很好。
也许你还在倔强,那你可以花一个月的时间去见识一下你就知道你是天才还是普通人了。
跟你说个真实的事!4年前,收了一个学生,初二,194cm,体重200!由于学习成绩不好,父母希望他能走篮球职业路子!而且家庭背景也非常好,不差钱!在我们这请了一名专业的私人教练,从体能方面开始进行训练!由于篮球基础比较差,所以在篮球这块需要从球性球感方面开始进行训练!
前2个月,给他进行了一个月的体能和球性球感方面的训练!每周2次!第三、四个月加上了力量方面的训练!后期每周4练。半年训练下来以后,球性球感以及篮球技术有了质的突破!
半年后,这个孩子相比之下,个人技术确实不错,不能说有天赋,只能说他确实刻苦!这个时候他在无人防守时的2分投篮命中率大概30%。但他也有自身的缺点,移动速度,弹跳,反应能力等等都比较慢!
篮球运动,他不是个人运动,而是团队运动!所以在后期开始给他加入了更多的是配合和战术方面的训练!高一,他直接进了校队,当上了校队队长!但他的技术依然不能说是全校最好的!他现在也放弃了走职业化道路,目前他身高198,在校队从打中锋位置!曾经帮他联系过北京某俱乐部青年队,训练几天后回来了!为啥?因为走职业化道路,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高手云集,比的不是单方面的技术,而是你全方面的能力!万里挑一!
当然,篮球给我们梦想,但不要放弃梦想!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关于篮球训练的技巧和方法!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从小就有一个 篮球梦 ,在小学时,算是“ 校队 ”的 顶梁柱 了,专司 大中锋 ,打得可谓“ 如鱼得水 ”。
那个时候,老穆就 幻想着像乔丹一样 ,可以 进军NBA ,于是 疯狂地练习着 ······
然而 ,到了 初中后 ,老穆发现 自己的篮球能力 突然 消失 了,自以为的“ 帅气动作 ”,人家说是 犯规 !原本 擅长的篮下抢板 ,也因为 个子矮 而难以 奏效 。
老穆这才 如梦方醒 ,原来自己 根本就不适合打篮球 ,只能在一个小地方“ 打出名堂 ”,到了稍大点地方,就 难以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了。
老穆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 有梦想是好事,但不一定能实现!
1你目前打篮球的位置是什么?中锋还是后卫?
以你目前的身高,在平时应该打大前锋或中锋位置,但是想打职业篮球,你这身高只能打后卫。
如果位置上改变了,你还有信心吗?
2你现在已经十七八岁了,在年龄上偏大了,倘若再经过高三一年,年龄不占据优势。
3你不妨反问你自己:我是不是学校打篮球最好的那个?我是不是全市打球最好的那个?
如果不是,你离你的职业篮球梦就越来越远了。
4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棒,不妨让 体育 老师帮你推荐一下,或许有机会。
5如果你高考走 体育 单招的话,也不失为一条路线,但是,这个离职业篮球路线,就越来越远了。不过,做个 体育 老师和篮球教练,也还不错。
老穆认为,成为不了职业篮球运动员,做个业余的也不错啊!
比如扣将 陈登星 ,他身高才1米76,但他却能头超篮筐并亲吻篮筐,厉害吧!他不也天天参加一些非正式比赛吗?不也挺开心的吗?
结束语 未来的路,谁也说不准!不论情况如何,老穆都祝你梦想成真,加油哦!
感谢悟空邀请回答你的问题。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搞明白什么是篮球职业球员、篮球专业和篮球爱好者的区分:
1.职业球员是指参加带有商业资本运作的职业篮球比赛,以此来获得维持生计的球员。 这些球员从5、6岁就已开始接触篮球,并已有简单教学训练经历。8岁开始经过严格的体质测试,进入专业系统的训练,并在U级别赛事中开始实战对抗。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各级梯队的筛选淘汰,最后进入预备队的球员已剩寥寥无几了。这种竞争相当残酷,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职业球员的!
2.篮球专业是指具有篮球专业特长或职业梯队淘汰(伤退、筛选)人员考入专业 体育 学校,经过专业的辅导和训练(非职业化的训练)合格毕业的 体育 人才。 这种训练多数以教学形式展开,理论化的!实战性的东西不多!若要有所突破,那就必须努力进入校队打“大篮联赛”——CUBA。
3.篮球爱好者通常指对篮球具有浓厚兴趣,通过自学或简单的学习训练就能达到爱好的要求。 只要爱好篮球、对篮球感兴趣就可以,这个是没有门槛限制的。但要成为草根中的佼佼者也得付出艰辛的努力!现在把爱好当职业去做的人也很多,日落东单的那帮“老男孩们”就做的不错!
通过上述区分和你现在的年龄情况、身体素质、非专业的训练等因素决定,你已不可能走进“体制内”的职业联赛。@西北犭良建议你放弃遥不可及的职业之路,专心训练、尽快提升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功,做好考取 体育 专业的准备。进不了职业,进入专业还是有可能的!如有更好的建议可以留言、评论、关注私信,谢谢!
要想成为职业球员,你现在付出的努力就要比常人多一百倍,职业球员是打篮球的顶峰,你试着想想,要想爬到珠穆朗玛峰,有多少人能爬上去,很多中国的职业球员从小就在体校训练,cuba出去的球员要么就是天赋异禀,要么就是身体素质已经达到!
1.90cm的你,不知道你的臂展是多少,运球技术怎么样,没有接受训练的1.9cm,或者作为爱好,通常你会往中锋或者大前锋方向走,可是你知道吗?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身高,1.90cm的你只能去打后卫,而且你如果没有碰到那些高一等级的篮球圈,基本上篮或者投篮你都得把投篮的手势抬高一个等级,各种适应
当然如果你想好要成为职业运动员,北京大学的张宁或许是你的榜样,但是他已经来不及的,球风定型了.好好读书,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如果有关系,现在进入体校,可能还有机会。
中国没有一本书能教你怎么打球,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和不停的训练!当职业球员,难易程度不比考进北大清华容易
先说结论:打职业篮球一点可能没有,走篮球高水平基本没希望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一个朋友联系我,说听说我们这里搞青训,还出了几个国家队省队的队员,要推荐一个不错的,我说来试试吧。来了之后,小伙子的确不错,05年出生的,身高差不多190,他爸爸告诉我在学校已经没对手了,文化课一般,看能不能走个 体育 特长。我说,你跟我们05青训队试试吧,都是一样大的孩子。热身是15圈,热身完了做拉伸,几趟拉伸动作以后,小伙子跑过来说,能走了吗?我说继续吧,然后开始基本功训练,二十分钟以后,小伙子跑过来说,我想吐,我说坚持,有专门备着的桶,又过了二十分钟,小伙子一本正经的过来跟他爸爸说,爸爸,咱们回去吧,我再也不练球了,我以后好好学习,争取通过文化课升学。
回到题主的问题,打职业不仅需要身体素质,更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清醒的大脑,基本功来源于童子功,长久刻苦的训练;清醒的大脑需要在一次次比赛训练中磨炼、思考,这些对于上高二的你来说,已经太晚了。不过现在开始针对性训练,文化课也不放松,可以尝试一下普体。
总之,没有一项技能是轻松获得的,都要付出相应地努力!
190在一般人里那肯定算高的,对于打篮球来说那就是一般人,记得20年前打北京市中学组比赛,那些传统校平均身高都超过190了,两米出头的每个队都有一两个,这帮学生都是经过至少3年以上正规训练的,中国不缺高个子!
你要是能够早上四点的篮球场说不定也还是有戏的[赞][赞][赞]
其实 体育 没有多大前途,甚至竞争非常激烈,本人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就185了。同样篮球特长生,但是你要知道这个行业里比你高的,打篮球比你好的,体格比你帮的太多了。而且未来的行业道路太渺茫,除了篮球什么都不会是不行的,在中国不仅仅是篮球,所有的 体育 行业里,你也只是万分之一的人才能进入国家,省,市,县队伍里,而且还是在服役里有个保障,退役后不一定怎么回事,建议你去学习一下别的文化课。
身为高中生有多迷茫,看看孩子们的想法就知道了。小徐老师一个学生,初中的时候是我的课代表,跟我关系非常好,高二下半年时突然打电话来,刚没聊两句,就哭了,吓我一跳。
我赶紧问:“孩子,别哭,遇到什么问题了,跟老师说说,咱们一起想办法。”学生抽噎着说:“老师,我连续好几次都考砸了,依我现在的成绩,可能连一本都考不上,我完了,老师,您说,我怎么办啊?”
我赶紧劝孩子,“千万不能认为考不上一本就没前途了,人生的路有千万条,只要只一直努力,即使考个二本也是可以通过考研再翻身的,只要坚持努力下去,我们都能实现我们人生的无限可能。”
但是,我无论怎么说,这孩子一直哭,情绪陷入低谷,无法自拔,后来我就问她:“你怎么想的,跟老师说说,如果可行,老师支持你,如果不可行,咱就把心思全部用在努力学习上,‘但求无悔,不问前程’,如何?”这孩子说:“老师,我们班有参加艺考,听说这是条捷径,要的文化分也不高。”
我一听,这孩子是着急红了眼,才想出这不着调的办法来。因为她从初一就跟我上课,她的才艺如何,我很清楚——从小练过几年跳舞,但都是糊弄人的,根本达不到艺考的水平。如果,我鼓励她艺考,那么她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抽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艺考,而天赋不突出,基本功又不行的她,最终有可能白忙一场,两头空。
想到这,我及时打消了她这种想法,我给她举了几个艺考成功的学生的例子,他们都是从小就坚持才艺学习,而且其才艺水平早已达到业余最高水平,因此他们有把握走这条路才十拿九稳的走的,而对于“半路”准备的学生来说,只能是“赶着鸭子上架”,成功的几率几乎为0。
在我的劝说和分析下,她最终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彻底打消的艺考的想法,开始全身心的应付高考,也正因为心无旁骛,成绩慢慢提升了不少,最终走了一个不错的一本。
举这个例子,是让身在高中,成绩正处于迷茫期的学子们,千万不要盲目的追求所谓的捷径。对高考而言,若不是从小的积淀和规划,很难改变追求方向,也没有捷径可走。
拿题主所问的问题来说,本人身高190CM,现在高二,想在高三走 体育 特长,去打篮球,有前途吗?
小徐老师明确告诉这孩子,到高二了,才忽而兴起,想走 体育 特长之路,基本没戏,而且进省级或国家级篮球队,也不仅看的是身高,更重要的是技术,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等。
当我们在规划自己的人生,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拿职业打篮球来说:
一、自己有无参加过相对大型的篮球比赛,自己的技术如何?是不是到了所向披靡的地步?
如果没有打过大型比赛,也没有在日常锻炼过,那么,你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必然没有优势,从高二开始训练太晚了,很多职业 体育 特长生,特别是在以后的人生路中走出名堂的人,都是出自 体育 世家,要从小进行专业训练的。
二、如果自己在 体育 项目方面比较有天赋,那么可以咨询一下自己的 体育 老师,如果你是好苗子,相信 体育 老师会给你中肯的建议。但只限于走 体育 特长生的 体育 专业,和职业打篮球依然相差甚远。
三、身高190,在职业篮球队中毫无优势,从小又缺乏专业训练和竞赛技能训练,你拿什么发展?
总之,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是思想特别容易动荡的年级,一方面自己的学习成绩已成定局,另一方面面对自己无法超越的高度,内心陷入恐慌,总想通过一条捷径走出困境,但是,对绝大多数高中生来说,高考没有捷径可走,放下患得患失的心态才好。
记得有句对联说的好,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高中的学习就要有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的精神,不问前程如何,但求落幕无悔,只有端正了心态,勇于正视自己的人才能以平和的心态获得最好的结果。
只能说难,不过是有机会的,认识的某人经历!篮球超业余者,大学跟本校校队偶遇战,教练在旁边看着呢!13个三分,手感可以说人生巅峰,当时1.7身高非 体育 生运球穿梭在巨人般面前速度技巧绝对厉害,平时一到球场就能让人生畏说高手到的,那场成名战也就换来教练说你可以一直这么准的话可以考虑来校队破格当个业余后补。那个人后来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