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解说意甲的搭档都有谁-张路解说意甲的搭档

凭什么张路去德国直接解说决赛?半决赛?

张路解说意甲的搭档都有谁-张路解说意甲的搭档

两个人解说肯定有一个主辅的关系,现在cctv5的主持人大家都是腕儿,谁愿意给黄当陪衬。张路和黄多年合作,关系和合作程度都应该不错,加上张老成稳重,能“看”着点黄,领导放心。

不光是世界杯,央视的其他转播都是一个主持人加一个嘉宾的形式。

著名足球解说员---张路 是哪支意甲球队的球迷?

个人觉得他每次比赛 其实有些方面是倾向于AC 的, 当然这个他不能说出来,否则这个解说员大家的有意见,,哈哈 特别是看德比 的时候 ,最后的评述你们仔细看看,看的出的。

其实这也有原因的额,最近几年 ac总被国米压制,,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心吧,比如说我喜欢这几年的米兰 最爱阿森纳。。。。

央视体育频道足球解说嘉宾陶伟和张路的详细资料

陶伟,北京人,20世纪80年代效力于北京足球队,曾入选国家青年队。后赴塔西提岛踢球。1994年职业联赛开始后,他正式转会四川全兴队,后于1996年退役。   陶伟退役回京后办了一家足球俱乐部,由陶伟担任总经理兼法人代表。现为 CCTV5的足球解说嘉宾。曾与著名演员吕丽萍结婚,后分手。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陕西插队并于1971年入选陕西足球队。1973年考入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足球班,毕业后出任北京足球队守门 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 员,1979年退役分配到北京体育科研所,几年后,升为副所长。1991年获得北京体育学院硕士,1996年进入国安足球俱乐部任总经理,2000年起改任副董事长。  张路作为中国足坛资深的足球评论员,被中国亿万球迷,特别是喜欢意大利足球的球迷所熟悉和喜爱。自1991年CCTV-5直播意甲联赛以来,张路以其深厚的足球理论造诣,公正、激情的评论、普通球迷易于接受的语言,使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甲联赛的直播成了中国球迷每周的节日。经过多年评论解说,张路逐渐形成了以技战术打法、球队动态结合比赛的解说风格--专业、精辟,并因此产生了一批张路的忠实听众。 中国足球能进入2002年世界杯,张路也是功不可没,并与前中国足协副主席阎世铎、张吉龙、南勇等一起被中国期发量最大的体育报《体坛周报》评为进军世界杯的“十大幕后英雄”。 2005年12月5日中午,北京国安俱乐部副总、著名体育评论员张路在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参加了“授勋仪式”,意大利驻华大使亲自向张路颁发了意大利“仁惠之星骑士勋章”, 张路是第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体育界人士。 2010世界杯期间,以其预言及其精准而红及网络一时,被广大球迷戏称为“预言帝”。

中国两代解说员声音传播的特点及原因

就像中国球迷一样,中国足球解说员也是中国足球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十年来,一茬茬的足球解说员陪伴我们度过了一个个难忘的夜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他们中有的还在坚守岗位,有的因年龄关系离开了,还有的改行做其他工作去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跟着笔者的笔触,重温一下这些足球解说员的风采。

Top10:韩乔生(解说指数:6)

一听这名字偶就来气。韩乔生不就是“韩巧胜”嘛,怪不得国脚老是“逢韩必败”。韩老师解说足球的一大特点是张冠李戴,错误百出,极具搞笑,有“韩大嘴”之美誉。经典解说段子想来网友早已经耳熟能详,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好端端一场比赛,经过他一解说惨不忍睹。“韩大嘴”不光在足球解说上大名鼎鼎,就是解说其他比赛时也是威名远播。

北京奥运,又可以听到了韩老师久违了的声音,又可以听韩老师那“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的解说,这么一块说足球的好料,央视居然派韩老师去说没几个人看的拳王争霸赛,浪费啊。期待韩乔生再放异彩,为广大体育迷奉献更多老少皆宜、脍炙人口的经典语录。

Top9:宋世雄(解说指数:6.5)

解说排球一向是宋老师的专利。解说抑扬顿挫,富有磁性,速度之快像机关枪扫射一样,尤其是那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位观众,各位听众,港澳同胞们,台湾同胞们,海外侨胞们,现在我们通过太平洋上空的卫星向大家转播”最有名气,仿佛成了老宋的注册商标。但解说足球宋老师却是外行了,除了不厌其烦反复介绍双方球员的名字和背景外,更多的时间是冷场。有时冷不丁突然冒出句“球进了,噢,没进,但从我们这个角度看球好像进了”这样的无俚头话来,让我们大跌眼镜。

今夏的北京,已退休多年的宋老师将重新出山,不知道能否再现当年的风采?我们拭目以待。

Top8:孙正平(解说指数:7)

孙老师眼镜一副,文质彬彬,在我的印象中还不错。孙老师解说足球的一个最大特点是,解说时,嘴巴几乎不动,声音仿佛是从鼻孔中出来,绝了。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他的解说风格简直就是宋老师的翻版。印象中,孙老师足球说的并不多,他的拿手解说是篮球。有段时间他还解说过跳水,印象最深的要数亚特兰大奥运会,孙老师翻来覆去地向全国观众解释,哪个动作是面向池水往后跳,哪个动作是背朝池水向里翻,搞得观众无所适从,一旁的解说嘉宾好不尴尬。

以孙老师领衔的奥运报道组最近天天在央视奥运频道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要问一句: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Top7:李惟淼 于大川(解说指数:7.5)

德甲直播的问世要晚于意甲直播,所以德甲直播组合就是意甲的翻版。与意甲直播的“两张”相比,“李于”组合明显要逊色得多了。就拿惟淼老师来说吧,虽说是前国脚,但解说比赛像蜻蜓点水,不痛不痒,没有说到点子上,水平与北京队守门员出身的张路老师相比,简直不在同一级别。再说大川老师吧,虽说是个“德国通”,对德甲的情况相当了解,但你不要介绍起来没个完啊,比赛已经开始了,你还在那里“没完没了”,喋喋不休,看看老张老师,同样的年纪,人家可镇定多喽。

如今,已很多年没有“李于”组合的消息了。

Top6:张 路 张慧德(解说指数:8 )

一开始,两张作为意甲比赛解说顾问出现的,他们只是“混个脸熟”,不料一“混”,张路居然“混”了10多年,照韩乔生的说法,就是“像不倒翁一样不倒”。在意甲直播室,小张老师负责解说比赛,老张老师介绍意甲内幕,两人一搭一档,相得益彰。小张老师眼睛一眨一眨,把对阵双方的技战术、攻防特点说得头头是道;老张老师气闲神定,说起意甲内幕来如数家珍,仿佛意大利是他丈母娘家,巴乔是他的小舅子。笔者愚见,两张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足球解说组合。

如今,张慧德估计在颐养天年,而喜欢眨眼睛的张路依然活跃在央视转播室。

Top5:唐 蒙(解说指数:8.5 )

假若投票评选全国十大体育“名嘴”,我绝对投唐蒙一票。作家分京派和海派,主持人若这样划分,唐老师无疑是海派的“领头羊”。如今任何事都讲和国际接轨,如果说主持人中最早和国际接轨的非唐蒙莫属。听过唐老师解说足球的人都清楚,他的说话频率相当快,几乎喋喋不休,且善用排比、夸张、假设、比喻等修辞手法。譬如,唐老师惯用“如果说……那么……”、“要是……或许……”等句式,尤其是那句“当夜幕来临的时候,幸运女神又一次降临虹口体育场上空”最为传神。

Top4:张 斌(解说指数:9)

说到体育节目主持人,不能不说说张斌。魁梧的身材,胖胖的脸蛋,睿智的目光,俏皮的访谈,逼人的提问,张老师在《足球之夜》一出场,就证明了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称职的制片人,而且是一个出色的节目主持人。张斌和建宏联袂主持的那段日子,是《足球之夜》最成功、最辉煌、最精彩的时候,至今叫球迷津津乐道。十强赛、二流论、隋波事件,尤其他与“语言大师”陈亦明那场针尖对麦芒的舌战惊心动魄,令人难忘。后来随着张斌的淡出,《足球之夜》逐渐沦为“鸡肋”。

前段时间因个人生活出现波折,张斌消失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央视。确实,奥运大赛在即,在走了黄健翔后,如果张斌再离开央视,后果难于想象。

Top3:刘建宏(解说指数:9)

《足球之夜》的当家小生,每周和球迷见面,出镜率之高,在央视体育节目主持人中首屈一指。每次亮相,建宏总是眉头紧锁,声音低沉,一副“足球救世主”的模样。其实,足球是踢着玩的,建宏如此忧国忧民累不累值不值?建宏也有他的拿手好戏,比如提问题的精确度就好像贝帅哥的任意球,既刁又准,令对手猝不及防,曾经把足协领导问得结结巴巴就是他最成功的战例,但他一说足球就一脸“阶级斗争”,球迷怎么也乐不起来。不知道《足球之夜》的收视率下降,是不是跟这个有关?

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的解说少不了建宏,如果建宏在解说中依然“假如”、“如果”下去,球迷绝对不会买你的帐:宁可关了声音看画面。

Top2:段 暄(解说指数:9.5)

说起段暄,这个足球记者出身的主持人绝对是央视体育节目主持人中的另类,凌乱的头发、不得体的服装以及主持节目时的憨憨的神态,整个一个时尚的青年的形象,给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下足球》推出后,他抑扬顿挫的语调和纯真直率的笑脸给足球主持带来一股新风。有人评介他“有张斌三分之二的智慧,黄健翔四分之三的专业素养,刘建宏五分之四的‘诗情’”,一点也不为过。

但经历了“露腿门”事件的段暄,要达到黄健翔的高度,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Top1:黄健翔(解说指数:10)

尽管他不做央视足球解说大哥二三年,但我依然要把黄健翔列为Top1。我不敢说黄健翔的足球解说最完美,最经典,最传神,但要从国内现有的足球解说员中找出一位超过健翔的人来,确实有点困难。当我们听惯了宋世雄、韩乔生们乏味的解说后,当我们对传统的足球解说产生习惯性审美疲劳的时候,黄健翔的出现,就犹如一道清风吹来,带给球迷一个无比的惊喜:原来足球是可以这样解说的。

其实,体育比赛许多项目是相通的,黄健翔不光解说足球成了这个“行业的标准”,其他项目的比赛他也有拿手绝活。少了黄健翔,今年这个夏天不完美;没有黄健翔,奥运解说怎么看都是一大遗憾。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