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篮球教练的专业训练与辛苦-感谢篮球训练营的话
NBA76人的艾弗森打篮球以前,是不是从事踢足球的谢谢大家。知道的请告诉我。
橄榄球 1993弗吉尼亚州橄榄球州冠军及年度最佳球员‘篮球州冠军年度最佳球员
艾弗森当年的橄榄球教练丹尼斯科 兹洛斯基回忆往事说,如果艾弗森当年选择橄榄球,他一定也可以成为巨星,或许比现在还要走红。
少年时代的艾弗森最喜欢的运动是橄榄球。艾弗森当时甚至还讨厌打篮球,他认为篮球太温文尔雅,并不像橄榄球那样疯狂刺激。如果不是艾弗森的妈妈软硬兼施,把艾弗森送到了篮球训练营,也许艾弗森现在不是一位NBA球星,而是NFL(美国橄榄球联盟)球星。
艾弗森的妈妈安在高中时期曾经也是学校篮球队的一员,但是她在15岁那年就怀上了艾弗森,为此不得不中断了篮球生涯。为了抚养艾弗森,安干了无数份临时工,用辛勤的汗水换回微薄的收入,但是她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让她的孩子完成她的篮球梦。
但是艾弗森疯狂爱上了橄榄球,他整天和一群小伙伴练习橄榄球。在艾弗森9岁那年,安自做主张给艾弗森报名参加了一个篮球训练营,并且给他买了一双乔丹鞋。没想到艾弗森并不买账,坚持不去参加训练营。安几乎是生拉硬拽才把艾弗森弄到了篮球训练营,一路上艾弗森还哭喊个不停。不过到了篮球训练营后艾弗森发现和他一起玩橄榄球的小伙伴们大多数都参加了这个训练营,艾弗森一下子破涕为笑,艾弗森回家后一个劲的感谢妈妈,因为他可以整天和他的小伙伴们在一起了。
艾弗森一边练橄榄球,一边篮球,他在这两项运动上都展现了惊人天赋。15岁那年艾弗森进入了贝泽高中,在学校的橄榄球和篮球队,艾弗森都是绝对核心。 那时候,艾弗森家里穷困潦倒,继父弗里曼因为携带毒品而进入了监狱。艾弗森一度陷入了彷徨,中断了学业。但有一天他忽然明白,他成了这个家最大的依靠,他必须用自己的努力养活一家人,让妈妈和妹妹远离饥饿。艾弗森当时制定了一个计划,在三年内获得橄榄球奖学金,五年后进入NFL。
高中时代的艾弗森是橄榄球和篮球双栖明星。1991年,艾弗森率领橄榄球队获得了球队15年来首个分区赛冠军,他还当选了最有价值球员。
不过这时候的艾弗森已经开始把兴趣转移到篮球上,这个赛季他场均贡献31.6分、8.7个篮板和9.2次助攻。1993年2月14日,艾弗森卷入了一场打架事件,他被关进进了监狱,直到1993年12月份,艾弗森才经过不懈的努力打赢了官司,摆脱了这个麻烦。因为这段不光彩经历,没有学校肯接受艾弗森。幸运的是,在艾弗森的妈妈安的请求下,乔治城大学男篮教练约翰汤普森向艾弗森伸出了双手。从此艾弗森一心练起了篮球,并且成长为篮球巨星。
打篮球时。球拿不稳
运球是应该抬头,时刻观察场上情况。如果运球时只顾低头看球,很容易被对手盗球,而且也看不到处于有利位置的队友,甚至之间处于容易投篮的位置也不知道。
控制性运球
运球时当你感到既难以传球,又不可能快速向前时,或者你在观察场上形势准备传球或投篮时,应该采用控制性运球。在膝盖到腰部的高度运球。双膝微屈,身体前倾,这样使你容易控制好球,也容易快速变速。不参与运球的那只手臂应该弯屈肘部并向外伸,保持平衡,也阻止对手靠近。
快速运球
在你要带球快速冲向前场时当然要快速运球。此时身体也要前倾,将球稍微拍向前方,运球高度稍高,在胸部与腰部之间。身体正对移动方向,眼睛观察全场。
变速运球
运球队员要突破对手防守可以采用变速运球(当然也可以采用突然变向或其他假动作)。变速运球要求除了改变运球速度,还要改变运球高度。用小的步幅接近对手,然后突然加速(步幅也加大),并把运球高度降至膝部位置,快速突破向前。变速运球需要很多练习才能有效地使用。
多练基本功和在实战中积累经验,训练时方式多变,可以适应实战的情况。
为什么伦纳德这样的球员会讨人厌
对于伦纳德,我们都能达成一个共识:这是个沉默寡言、无趣、不爱笑,但是打球很厉害的,从康普顿走出来的孩子。球场上的机器人,冠军 DNA……
或许一部分愤怒的马刺球迷还会为给他多贴一个标签,“叛徒”。
究竟,科怀-伦纳德是怎样的一个人?
伦纳德是个无趣的人吗?不知从何开始,“有趣”成为了大多数有追求的年轻人眼里一个非常宝贵的社交品质,是社交活动中的硬通货,也是社交圈的准入门槛。
或许每一个人在介绍自己的时候都会说自己是个“有趣的人”,在社交媒体的个性签名上会写上“自己很有趣”。很显然,不论是以中国标准还是以美国的标准,沉默寡言的伦纳德绝对不能算作是一个有趣的人,特别是老美重视开朗社交的环境下,伦纳德简直就是个异类。
2008年的皮尔斯技巧训练营,有25个高中生前锋参加,伦纳德就是其中之一。而当时参与考察训练这批年轻人之一的弗兰-弗拉斯切拉(ESPN分析员、选秀专家、前大学篮球教练)对伦纳德印象很深刻,一部分原因是他的球技,另一部分是他的沉闷。
“当时大概有25个孩子,我不打算去看他们的全国排名和资料,准备在实训中看看他们的能耐。”
“在第一天早上后,有个年轻人让我印象深刻,他根本不说话,但是在场上的竞争心很强,当我向其他人问起这个孩子时,他们告诉我这个孩子是洛杉矶本地人,我们打算给他机会。”
“而他打了三天的球,真的一句话都不说,我都不记得我和他有过什么交流,甚至不记得他的声音。”不用多说,这肯定是伦纳德,完全符合我们对他的印象。
直到现在伦纳德已经功成名就为人熟知,我们也很难看到他伦纳德在篮球领域外的报道。在“有趣”作为硬通货的年代里,2015年詹姆斯一条推特的商业价值就高达14万美元,TACO TUESDAY!!! 瞬间就能成为火爆网络的黄金梗,而远离社交媒体的伦纳德似乎有点闷了吧。
难道伦纳德真的是个木头吗?
但是,伦纳德圣地亚哥大学的助教贾斯丁-胡斯顿却用了“有趣”来形容伦纳德......这人是疯了吗?
“和伦纳德说话其实挺有趣的,但要和他搭上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胡斯顿说,他只是冷幽默而已。伦纳德前队友凯尔-洛瑞也这么评价他。
其实伦纳德也并没有那么闷,还是大学生的他打篮球还会喷垃圾话,据他的队友们回忆,当伦纳德进球的时候会说,“进啦,进啦”。
他会把垃圾话用机器人般的语气冰冷简单地说出来,“进啦,上篮”。
防守的时候他就只是简单地说一个词,“不行”。这个“不行”就等于甘道夫的 YOU SHOULD NOT PASS.
还有,伦纳德抢篮板球的时候还会说,“篮板侠,我是个篮板侠”,“抢篮板的篮板侠会得到奖励”。
伦纳德的垃圾话听起来真的奇奇怪怪,而他自己也解释过这些奇奇怪怪的垃圾话是什么意思,因为当时伦纳德只是个蓝领前锋,而多拿篮板能帮助球队赢球,帮助自己打进 NBA。
“我在高中和大学的时候的确常这么说,因为我想要打进 NBA,这些垃圾话提醒我要努力,在每一位对手面前全力以赴。”
而且,一个无趣的人应该不会在节目上为了 娱乐 效果吃牛鞭。但是伦纳德却在前队友“厨师长伊巴卡”的 美食 节目中这么做了。
他说,“如果你上一个节目,那么显然就要做点吸引人眼球的事情,比如吃点特别的食物”。
相信伊巴卡不仅会感谢伦纳德为他带来生涯第一座冠军奖杯,也会感谢伦纳德为节目效果的付出。
而且,伦纳德的“无趣”本身就是一种“有趣”。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这属于一种无心插柳的巧合——由于伦纳德远离聚光灯,反而衍生出很多都市传说式的虚假段子,但听起来又非常符合伦纳德的冷幽默。
比如一个段子是:喜欢吃苹果的伦纳德曾经在一次马刺队内聚餐时从包里拿出了12个苹果,波波维奇问他这是干嘛,然后他说这是苹果时间,然后用刀叉吃掉了12个苹果。
极冷,极伦纳德。但这是编的,还编的还蛮有趣。
伦纳德是好人还是坏人?
伦纳德刚去猛龙的时候发生过一个事:新队友诺曼-鲍威尔想和他击拳,但伦纳德无视了鲍威尔,然后被镜头记录了下来。
当然,伦纳德后来解释了这个事,他说自己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诺曼-鲍威尔想要和他击拳,他只是想着我们赶快走吧。
如果说无趣是伦纳德的刻板印象,那么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伦纳德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符号化形象就是——他应该是个听话的人吧?像他这样的人肯定是个好好先生啊。
伦纳德不和鲍威尔击拳这件事情本身要被解释,其实就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
虽然我没有足够的事实去支撑这样的联想,但我认为,这种符号化的联想导致了伦纳德离开马刺的行为遭到的攻击,因为伦纳德好好先生的符号化形象在球迷心中破灭了,球迷无法接受伦纳德成为了“坏人”,好好先生居然也有缺点。
“你可是完美适合马刺的下一任旗帜啊!你可是邓肯的完美接班人啊!你怎么能离开马刺呢?”
说实话,这让我联想到黄子华一段栋笃笑里表演的经典段落——“他在电视上很好笑的啊,你过去拍下他的头啊,他不会生气的”。
或许有人会说,伦纳德离开马刺的方式不够“体面”,但如何定义“体面地离开”呢?说到底,我们认为的这个体面还是建立在“伦纳德是属于马刺的好好先生”的人设,认为“有着银黑血统的伦纳德怎么可以离开马刺”的前提下,屁股决定了脑袋。
留在马刺,不能代表伦纳德是个好人,而离开马刺,也并不代表伦纳德是个坏人。
就像**《全金属外壳》里的主角作为一名参与越战的美国士兵,在头盔上写着“为战而生”,却又佩戴着反战徽章;揭露战争丑陋的同时也可以在战场上不眨眼地杀敌人。主角(或者说是导演库布里克)是如此解释的——这体现了人的双重性。
我觉得伦纳德离开马刺的事件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伦纳德自己说过,“我要去喜欢我的地方打球,不要去那些不喜欢你的地方打球。”
而他在马刺感觉不开心,所以选择了离开,这无法作为舆论对他进行道德审判的依据,也无法成为他是好人和坏人的依据。
伦纳德值得球迷喜欢吗?
波波维奇说伦纳德不是领袖。但是肯定会有人和你说,伦纳德带队为猛龙拿下来第一座冠军,他是领袖。
显然,对于领袖的定义很难一概而论,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义,每个球队也都有各自对领袖的定位,比如湖人的领袖是詹姆斯,但热火的领袖可以是基本不上场的哈斯勒姆。
我无法告诉你伦纳德是不是符合你心中的领袖的标准,我也不打算用诸如“因为伦纳德带队拿了两个冠军所以他是领袖”之类的说辞来说服谁,但我想表达的是,伦纳德至少在成为快船最重要的那个人。
为什么这么说?伦纳德拿的两座冠军分别在马刺和猛龙,而这两支球队在各自的夺冠时期里有着共同点——他们都有一套足够完善且强力的体系,他们之所以可以被叫作强队是因为体系而不是单纯因为伦纳德,伦纳德只是体系中锦上添花的一环。
但是快船的伦纳德推翻了这一点,他直接影响了快船的打法和体系,也直接影响了快船的建队周期,整个快船队围绕的是伦纳德这个人,换言之,伦纳德决定了快船80%的基础。
从打法上说,快船的伦纳德仍然在像从前那个和英格兰德学习投篮的年轻人一样,每一年都在推翻每过去的自己,增加更多的技能和可能性,从得分手成为了组织前锋,从依附体系变成自带体系。而从心态上说,伦纳德也做好了承担更多的责任,否则他也不会主动选择一支并没有任何夺冠经验的球队去争夺冠军。我知道,快船有西部第八的班底,有保罗-乔治的来投,但本质上这是一支开启新建队周期的新球队,而一支开启新建队周期的新球队想要夺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看本赛季的篮网就知道了。
有时候,把伦纳德比作邓肯接班人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他们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本质上都是能让球队依赖,而且不用球队去担心“自我驱动力”的建队基石。
伦纳德在大学的时候把全美顶尖的哈登作为自己追赶的目标,而且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伦纳德甚至还会和教练抱怨,“为什么我的队友都不能不用别人协防呢”?阿里扎曾经和尚未成名的伦纳德一起有过训练经历,而他回忆道,“我一直很骄傲自己总是第一个到球馆,但有一次我到球馆的时候,伦纳德已经在那里了,他已经做完所有训练了,还准备加练”。
“当我看到他的工作态度时,我就知道他是个特别的人。”
天才球员邓肯会在运动力退化后减重转型辅助性中锋,伦纳德从打篮球开始就在一点点地给自己加技能,走出舒适区。这种自我驱动力某种意义上也是球队的润滑剂,帮助球队走出舒适区。因为核心怎么样,球队就怎么样——所以凯尔特人球迷并不喜欢欧文。那么,应该不会有球队不喜欢伦纳德吧?
但是,肯定有不喜欢伦纳德的人。
可能会有人说伦纳德不够完美,太过自我,做的所有决定都围绕着自我满足而不是顾全大局,包括球迷的感受,而离开马刺就是摧毁马刺球迷信任的一次举动。
但要知道,伦纳德只是一名球员,他不是总统,不需要为所有事情拿捏分寸,面面俱到当然好,但不是必要条件。
即便他的某些举动伤害了支持他的球迷,但选择支持伦纳德只是球迷的自主行为,并不存在捆绑的关系;这更像是一次交易,我做出我的行为,你选择是否买账。
我前面说的——“应该不会有球队不喜欢伦纳德吧”,这是一句对伦纳德球员身份的客观判断,因为我们可以就球场表现就事论事。
而后一句——“肯定有不喜欢伦纳德的人”,这是一句对伦纳德的主观判断,你也不需要因为伦纳德是个好球员而喜欢他。
而进一步说,你支持伦纳德与否,喜欢伦纳德与否,讨厌伦纳德与否,本身没有对错。
当然,我对于伦纳德的了解都是来源于网上的资料以及我对他比赛和球队角色的理解说穿了都是二手资料。
我无意做什么真理揭露或者矫正试听的事情,我只是提供一个属于我个人的视角做一些阐述。
而我对伦纳德的观察,或者对以伦纳德为主一连串事件的观察,总结下来就是——当你对一个模糊形象知之甚少又想要去描述他时,总会用蒙太奇般的剪辑与联想去把各种各样有关联的碎片构建起来,试图丰满他。
而球迷对伦纳德这个疏远聚光灯的模糊形象也是如此,拼凑各种各样的讯息让他变成另一个詹姆斯、另一个杜兰特,另一个我们想象中NBA球员应该有的样子……
媒体是这么做的,球迷是这么做的,我也是这么做的。
但最终,我们都可能是在做无意义的过度解读。因为我们作为局外人的了解毕竟是片面的。就拿伦纳德来说,他所展示的只是他想展示给外界看的一面,而我们无法通过这样片面的讯息完整呈现一个人的全貌。
伦纳德开着一部旧车,签下大合同只买了一部普通的 SUV 成为了球迷的谈资,这是球迷眼中不俗气的伦纳德。
但是,他的豪宅里也有豪华跑车,而这是我们传统认知里 NBA 千万富翁应该有的样子。
即便是我们谈论伦纳德的有趣或无趣,也都有一个参照系,这个参照的对象可能是詹姆斯,可能是杜兰特,可能是任何一名球员......但这种人设的对比也是一种屁股决定脑袋,而大家的屁股都不同,矛盾也就此产生。当然,我觉得发表个人意见是好事,有话要说是好事。但作为爱好者,我们更应该对事不对人,评价他的工作做得如何,而不是作为第三者去主观评价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我这样讲也并非是另一种主观的道德审判,只是宣扬一下我支持的精神,毕竟这还是一篇我从主观角度出发的文章,你对我的意见支持与否,那也都是你的自主选择。
“你知道别人描述你自己总能比你自己描述的更好,对吧?”
享年35岁的高以翔:生如夏花之绚烂,如秋叶之静美
之前对高以翔没有过多的印象,也没有看过他的成名作《遇见王沥川》。
留着胡茬、又高又帅的男星,就是我对他的全部印象。
高以翔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是一年前高云翔的性侵案。
因为名字很像,误以为是他,又觉得印象那么好的男星,应该不会有这么低劣的行为吧。
不甘心查了资料,确定不是他后,松了一口气,同时发现不只有我一人误会,还有好多人被弄蒙圈。
李小璐事件时,因被网友弄错名字,素有合照杀手之称的李小冉,还在网上回怼网友上了热搜。
可见被弄错名字,和污点艺人沾边的事,圈内人,应该都比较在乎的。
但是高以翔从始至终都没说过什么,更不会落井下石。
11月27日,高以翔在录制极限运动类综艺《追我吧》时晕倒,后因抢救无效亡。
做梦也没想到,这也是高以翔在世的最后一条新闻。
刚开始还以为是假新闻,然而接二连三的新闻,证明他去世已经是事实。
真的难以置信,虽然不是他的粉丝,却为这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情不自禁流泪。
高以翔去世,网上沸腾一片,粉丝哀悼哭泣,为送别偶像,不远千里赶往宁波、杭州,当载着高以翔水晶棺的灵车开离杭州殡仪馆时,更是撕心裂肺哭喊:以翔,不要走……
对于粉丝所做的这一切,真的很感动。
对于网上那些质疑又不是亲爸亲妈去世的人,我只想说,不论是谁的生命都是等价的,是生命就应该值得我们敬畏。
更何况,高以翔之于他的粉丝,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亲人离世,难道不能表达不舍吗?
看了这么多天关于高以翔的信息,也看过他的工作搭档、朋友、父母及女友的表现。
突然间觉得,高以翔35岁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比很多活到百岁的人还要精彩,甚至令人十分佩服、羡慕。
为何这么说?一共从善良的品质、温暖的亲情、两情相悦的爱情、真挚的友情、一份成功的事业及一个投入深情的业余爱好等6方面来说。
善良的品质
一个人一时有善心简单,但是一生能保持初心的善良却很难,而高以翔却做到了,一直都那么善良、谦逊、不争不抢,是别人对他的印象。
高以翔曾说过,自己外表看起来有点难接近,但是他的内心是很温柔,只要了认识了,他对你会很好的样子,是真心对待每一位朋友。
高以翔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他去世之后,陈伟霆、徐梦洁等,仅有一面之缘的工作搭档对他的印象,他真的是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绅士,温暖又亲切。
和他合作电视剧《怪你过分美丽》的秦岚说,高以翔即使很羞涩,但拍完戏还是和每一个人拥抱告别,还说好等秦岚去台湾,带她去吃好吃的食物。
和他合作《遇见王沥川》的焦俊艳,回忆中的高以翔,就是细心善良,能记住对方的口味,同时也是一个慢性子的男生,反射弧有点长,吃东西滴到衣服上了,旁边的人急得要,只有他慢半拍才反应过来。
他的慢性子还表现在,有一次助理给他倒开水,忘了兑凉水了,结果他一口喝下去,半天不吭声,也不发火,过了一会才轻叹:好烫。
这种事本来就是助理工作失误,说他也不为过,可是他却一声埋怨都不说。
记得有个明星助理自爆,被女星半夜丢高速路、睡酒店、被拿来练手化妆,人品高下立见。
除了对别人友善之外,高以翔对弱小的小动物也有恻隐之心,自己养了一条小狗帝欧,当成自己的家人在照顾,还曾救过一只受伤的小猫,并因不能带回家,就托朋友收养。
看见瘦小的猫,也会怜悯,因为不能它吃东西而可惜。
拍古装戏时,因为觉得自己个子高、体重较重而心疼那些被他骑的马,及吊威亚时帮忙拉他的幕后工作人员,真的好善良。
温暖的亲情
明星去世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比如一前一后自杀的韩国女星雪莉和具荷拉,当时只是觉得可惜,而没有像高以翔那样动情地流泪。
之所以这样,除了高以翔本身很好外,最重要的是被他父母以德报怨的举动感动,从来没见过素养这么高的父母。
从高以翔出事到现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曹爸曹妈,一句指责的话都没有。
还反过来安慰接机的工作人员,说高以翔出事不是她们的错,她们也不想这样的。
曹爸在机场和高以翔回家时,被无良媒体怼脸拍,甚至被长枪短炮逼到角落无法前进,也没有发火,反而双手合十作揖,向记者表示感谢,说他们辛苦了,真替这些记者感到无地自容。
高以翔被传秘密订婚,而且从高以翔的多位朋友那里也得知,高以翔和Bella应该是要准备结婚了。但是为了保护女方,高以翔父母对外宣称,只是男女朋友关系,不是未婚妻。这么好的人家,谁不想嫁进去呢?
更心疼的是,常年居住在国外的高以翔父母,这次回台北,是为了参加毛加恩的婚礼,没想到却变成小儿子的葬礼。
两情相悦的爱情
高以翔经过好友毛加恩认识了Bella,Bella18岁时,两人确定男女朋友关系,今年刚好是恋爱第四年,本来高以翔已经打算不久后求婚,没想到一档综艺却让她们阴阳相隔。
自从高以翔出事后,Bella就一直陪在他身边,直到跟高以翔坐同班飞机回家那天才首次露面。
穿着高以翔出事的宽大外套,戴着墨镜,遮得严严实实,但还是难掩憔悴与悲伤,当高以翔水晶棺到达台殡仪馆时,一路上安安静静的Bella,终于忍不住低头哭泣。
Bella家境不错,从小生活无忧无虑,长大后又有了高以翔这么优秀的男朋友。
真的没受过什么苦,没想到她人生的第一道坎,便是和深爱的男友生离别。
12月3日,是高以翔的头七,和高以翔家人一起出席的Bella看起来更憔悴了,身上依然是残留高以翔体温的外套,手上也戴着高以翔的戒指。
高以翔的离去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可想而知,她的伤心决不亚于高以翔父母的?子之痛,估计得需要好长时间才能解开这个心结了。
真挚的友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是高以翔的挚友却有好几位。
出事时,高以翔圈外好友卢毅(James)就陪着高以翔父母第一时间赶过来。
本来想打人的他,因看到高以翔父母安慰工作人员而收回脾气,因为“善”是高以翔的legacy(遗产),他不能破坏。
在去的路上,高以翔这位认识了快20年的好友犹如行尸走肉一样,不停地掉眼泪。
直到看到躺在箱子里的高以翔,一双大长腿还塞不太进去时,堂堂七尺男儿的James崩溃大哭。
195cm的个子,想想那种场景,都让人心疼。
高以翔另外一位认识了13年的好友蒋珅玮,出事那天还在西班牙的他,当天就到了上海,然后一刻也不耽搁地买高铁站票去宁波,之后就一直为好友的身后事跑前跑后。
高以翔回家当天晚上,蒋珅玮发布一封写给好友的万字信,诉说了两人相处的点点滴滴,透露出对好友的万般眷恋。
最令人动容的是,透过写封信,我们知道高以翔本来已有结婚的打算,而据台媒报道,Bella差一天就从女友的身份变成高太太了,可惜造化弄人。
除了卢毅、蒋珅玮外,高以翔另一位好友毛加恩受到的打击也很大,本来高以翔允诺要做他的伴郎,却一辈子缺席了他的婚礼。
为了缅怀好友,毛加恩在婚礼上放高以翔的短片,并建议全体人员为高以翔默哀一分钟,拍合照时,也给高以翔留出第一伴郎的空位。
中国人办喜事都很忌讳碰上白事,毛加恩能在自己如此重要的婚礼上,为高以翔做到这样,真的没办法不让人动容。也让人感叹,高以翔到底是一个怎样温暖的人,才拥有这么多份真挚的友情。
一份成功的事业
高以翔拥有极高的颜值,温和的脾气,出道十几年零绯闻,没任何炒作,不争不抢,努力上进,踏实安静地演戏,简直是娱乐圈这个名利场的异类。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一直没有大红大紫,但是一部《遇见王沥川》却让更多的人,认识他这位从骨子里带着贵气的儒雅帅哥,只是谁也没想到,高以翔最后还是变成了王沥川。
一份热爱的业余爱好
高以翔此生最喜欢的是篮球,却阴差阳错进入娱乐圈,可是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有放弃。
不营业的时候,就和小伙伴一起打篮球,还因此和好友蒋珅玮创办了PB篮球训练营,帮助更多的孩子圆篮球梦。
高以翔喜欢做饭,私底下经常给好友、家人及爱人做饭。
为此他连梦想中的家,都有长长的餐桌和整套可供他做饭的厨具。
梦想有一天给爱人孩子做饭吃,如果Bella能嫁给他,绝对会是一个幸福的。
高以翔短暂的一生,生如夏花之绚烂,如秋叶之静美,着实让人羡慕。
人生总有离别,而离别只是暂时的,人生总要退场,只是你先我后而已。
当我们垂垂老矣来到另一个世界时,高以翔还是35岁时年轻、帅气的模样。
愿大家今生所珍惜的光阴 ,变成相遇时的笑靥如花,天上人间,一起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