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各队工资总额-英超 工资
NBA究竟有什么好啊?
NBA联赛是由美国“全国篮球协会(简称NBA)”创办的比赛,其比赛的激烈程 度和水平之高被世人公认为世界之最。
1896年,美国第一个篮球组织“全国篮球联盟(简称NBL)”成立,但当时篮 球规则还不完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常常一名队员在一个赛季中可以代表几个队参赛, 经过几个赛季后,该组织就名存实亡了。
1946年4月6日,由美国波士顿花园老板沃尔特·阿·布朗发起成立了“美国篮球协会(简称BAA)”,布朗首次提出了后来成为现代职业篮球两大基石的高薪制和合 同制,高薪制是指职业篮球必须有雄厚的财政支援,这样才能使比赛保持在高水平上,吸引观众,求得生存。合同制是指一名选手只能与一家俱乐部签订合同,并设立选手储备制,以防球员突然离队时受到损失。
1949年,在布朗的努力下,美国两大篮球组织BAA和NBL合并为“全国篮球 协会(简称NBA)”。布朗也成为后来著名的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创始人。NBA成立 时拥有17支球队,分成三个赛区比赛,来自NBL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依靠身高 2.09米的美国第一中锋乔治·迈肯的帮助获得NBA第一个赛季的冠军。从1954 -55赛季起,NBA经自然淘汰只剩下东部联盟和西部联盟两大赛区。其中,东部联盟 又分大西洋区、中区;西部联盟又分中西区、太平洋区。
1952年,NBA为了限制第一中锋迈肯的得分能力,将篮下3秒禁区宽度由原来 的6英尺扩大到12英尺。到了60年代,由于另一位超级中锋张伯伦的出现,NBA又 将禁区宽度扩大到16英尺。
由于NBA的球队在比分领先时常采用拖延战术,使比赛不能吸引观众,从1954 -1955赛季起,NBA开始实行24秒制,即每队每次进攻不得超过24秒。 1973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2700万美元买下NBA比赛3年播映权,从而使NBA比赛首次走上电视,但由于当时还不具备实况转播的条件,所以只能播放录像。
1967年,一个新的篮球组织ABA(美国篮球协会)宣告成立,乔治·迈肯任第 一位主席。ABA采用红、白、蓝三色篮球,并实行远投3制,每年还举办扣篮大赛。 这些措施在NBA是不允许的。但由于经营不善,ABA于
1976年被美国NBA吞并,从此,NBA形成对美国篮球业的垄断。
1979年起,NBA开始实行3分远投制。 为避免各队的实力悬殊太大,NBA建立了每年一度的“新秀选拨制度”,将当年毕 业的大学生选手按水平高低排出名次,然后由各俱乐部按当年联赛的最后排名依次挑选, 排名靠后者先选,每轮各队只能选择一名,这样就保证了实力最弱的球队能得到水平最高 的新秀,选到新星的弱队在新赛季中往往会脱胎换骨。 为避免财大气粗的球队用高薪垄断明星球员,NBA规定了每支球队的工资总额限 制。如用很多钱购买明星,则就无力买到其它优秀球员。这一制度保证了最好的明星平均 分布在各个球队,使各队实力十分接近。 如果说“高薪制”和“合同制”是NBA两大基石,那“新秀选拨制”和“薪金限额 制”则确保了NBA比赛的激烈和精彩,比赛的不可预测性将众多的美国球迷吸引到篮球 场。
NBA联赛还实行转会制度,NBA球员转会不得买卖,只能以人换人。从赛季开始 到第16个星期四晚9时止,球队可自由交换球员。此后一直到常规赛季结束,各队人员 全部“冻结”。NBA转会是连人带合同一起交换。
惊心动魄的半程之后,不败成为了埃梅里的枷锁
时间顺序的确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19轮下来,阿森纳的战绩是11胜5平3负,比上赛季同期多了4分,排在联赛第5。
不见得有多糟糕,但球迷的怨气在近期又明显呈现上涨乃至爆发的势头。 阿森纳出现了哪些问题?埃梅里的第一个半程,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我们尽量简明扼要从几个关键词来聊一聊。
先直观地看这19场比赛的战绩表。开局两连败,英超似乎给了埃梅里一个“下马威”。
不过考虑到对手是曼城和切尔西,而阿森纳又刚刚结束一段22年 历史 、从上到下人员变化不小,第二场还算是惜败,此时的质疑声还多见于调侃。
随后,阿森纳正式进入埃梅里节奏, 联赛7连胜,各项赛事11连胜 。成绩说话,埃梅里用一种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自我介绍”。
哪怕这11场未曾遇到过半支强队,人们也愿意也应该相信,这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完成的成就。
换人激进,指挥激情,战术多变,敢动大牌 ,这些都成了埃梅里的标签,在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些标签当中每一个,都可以有反面解读。
当然,也有质疑的声音,上半场从未领先,有时候莫名其妙就赢了,“埃玄宗”等词汇开始出现,现在一些“连胜时就没有说服力”的批评与担忧其实不能算作马后炮。
单论英超,前9轮阿森纳刚好2连败后7胜。第10轮,阿森纳在客场对阵水晶宫的比赛中收获了一场有些让人恼火的平局,而这场比赛,成为了上半程途中一个小小的转折点。
在上半程的后10轮比赛中,阿森纳4胜5平1负,尽管在大多数时候背负着“不败”的荣耀,但不败终究比连胜要虚无很多,荣耀有时也是枷锁。
5平1负中,尽管有1比1战平利物浦这样的“气质改变”型代表作,更不乏4-2战胜热刺这样放到埃梅里的职业生涯都可以称得上代表作的比赛,但进入12月后比赛之揪心,也算是11连胜拔高期望值之后的一种落差反噬。
所以我在开头说,“时间顺序的确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倘若11连胜发生在后半段?或许舆论大不相同。不过这样的话又没有太多的意义,赛程、对手的战术研究进展、自己的伤情更新,都是看似偶然中发生的一些必然结果。
我们必须要正视的一个事实是,阿森纳工资总额英超第5,总身价英超第6,目前的成绩,不能算偏离轨道太多,当然,球员有权利要求更多的东西。
不管如何评价,阿森纳球迷都见识到了埃梅里在战术上的胆量,胆量是一个中性词。如果换做褒义,那就是魄力,如果换做贬义,那就是偏激。 魄力和偏激,往往就是一线之间,往往只是你赢没赢的问题 。
事实上,温格已经是一个很擅长求变的主教练,但相比温格以赛季论的战术变革, 埃梅里在战术上的自我否定频率,往往发生在半场 。阿森纳直到第18轮才第一次半场领先,让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怀疑赛前部署的合理性。
不过,“下半厂”这样的名词应运而生,埃梅里在很多场比赛中,通过战术调整改变战局,让他收获了更多的赞誉。
而放大到场次之间,埃梅里也是一个擅长调整战术和阵型的主教练,从开局的4231,到各项赛事5场4平之后调整到3中卫(3421/3412),再到现在变阵4312,都可见埃梅里平时钻研于此,“XJBT”的调侃也只是调侃。
录像狂魔埃梅里
效果如何?从数据上看,阿森纳大多数数据和上赛季差别不算大,有几个值得一提的数据:
首先是“必进球机会”(英超官方数据统计项:Big chances created)的降低,阿森纳半程创造了31次“必进球机会”,乘以2是62,2017/18赛季的总数是81个;本赛季半程射正数92,乘以2是184,上赛季234。这说明阿森纳在创造机会方面是有所退步的,不过进球数上,阿森纳进了41个球,上赛季总数是74个。
我们简便地说,上赛季,阿森纳用81个必进球机会换来了74个进球,本赛季半程,阿森纳用31次必进球机会换来了41个进球。有人批评“埃梅里就靠俩优秀的前锋”,虽然此言颇有些片面,但也算有一定依据。
再者是黄牌数,阿森纳本赛季上半场共得到了36张黄牌,排在英超第5,这在以往的阿森纳不太能想象,上赛季,阿森纳一整个赛季的黄牌数量是57张。
简单说来,埃梅里的球队更加凶狠,你既可以解读为“求胜心更强”,也可以解读为“防守更加狼狈”,我更偏向于前者,尽管黄牌停赛曾经带来过中卫人荒。
当然还有一项数据是,阿森纳半程有7个绝对失误带来的丢球,上赛季全程是15个,这项非常糟糕的数据并没有改善,不知道是后防线个人能力问题,还是和战术因素相关。
埃梅里是一个非常重视战术细节的教练,本赛季贝莱林和伊沃比的提高(没错,我觉得伊沃比确实有提高,尽管很多时候让人恼火),大家也能看在眼里。
这也能让人相信,选帅时丰富翔实的准备和对每一名球员的理解打动了阿森纳总监桑列伊,确实不是空谈。
相比温格,他更看重每一名球员的棋子作用,善于挖掘角色球员本身的价值,这是我此前担心圣诞赛程体能问题的由头,不幸的是,圣诞赛程中伤病和体能问题的爆发,确实成为了影响战绩的客观存在。
本赛季阿森纳惨烈的伤病名单
人员管理。这是许多球迷,以及人迷,对埃梅里最为不满的地方。也是我最疑惑,最不敢下定论的地方。
骂教练当然是最简单的,你可以全然不顾前两个赛季厄齐尔就因伤病缺席过不少比赛的事实,也可以百分百相信“拉姆塞完全愿意续约,但阿森纳就是铁了心想抛弃他”这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去骂这名教练口蜜腹剑、过河拆桥、刚愎自用、蛇蝎心肠。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不敢说是,也不敢说不是。 因为一家俱乐部和一支球队的运营,总有太多我们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东西 。
比如厄齐尔的背伤(以及最新的膝伤),究竟对他的竞技状态和出场时间有多大的影响?哪些比赛带伤上场,哪些比赛没有带?厄齐尔和埃梅里有没有过不愉快的沟通?
埃梅里求职时到底有没有说过拉姆塞是自己的核心?拉姆塞续约谈判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让拉姆塞彻底成为替补,是埃梅里一个人的决定吗?
以上问题,我一个都回答不了,都只能猜测,所以我不愿意解释太多这样的问题。
但我们也可以以我们的立场去解读很多事情。因为照“不知者不可说也”的说法,球迷是不是就不能说话了? 所以,我们也愿意从一些已知的答案去反推过程。
已知的就是,厄齐尔是这支球队最具天赋的核心球员,如果他的伤情和身体状况出于各种原因不能公开,而反复强调自己“战术需要”而弃用,就不能怪球迷去反复阴谋论,更何况埃梅里在巴黎时期就有过无法驾驭大牌的毛病。
而拉姆塞这样的球队十余年功勋,有实力、有号召力,不管是考虑到俱乐部血脉传承,本土、海外球迷的 情感 纽带,还是竞技实力上的平衡考量,留不下他,是应该相关责任人出来谢罪的一件事情,哪怕是工资结构的原因都难以服众。
更大的已知是,埃梅里无比器重、我也非常喜欢的贡多齐,潜力无限未来无穷,但他的不稳定已然影响到了现今的战绩。
一个 健康 的厄齐尔,一个明知无法再续前缘仍然尽心尽力的拉姆塞,仍然每次出场都竭尽所能做出贡献,从“赢”的角度,他们的顺位都无疑应该在贡多齐之前,遑论在面对并不强大的对手时,阿森纳这样的球队硬要排出三后腰,然后下半场胡乱调整后0射门,是多么荒唐的事情。
而最大的已知就是, 如果你一直赢,一切问题都可以掩盖,如果你赢不了,没有问题也会被制造出问题,这是摆在埃梅里面前最大的问题。
只看积分榜,阿森纳距离赛季目标前四2分,距离第三6分,甚至第2的热刺7分,都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事实就是,依照目前的态势,我们会更加担忧身后差6分的曼联,毕竟也是“两场球的事情”。
最近曼联找到了状态
“时间顺序的确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它既然已以这样的顺序发生,就很容易产生顺势的担忧。
我们很容易说一些片汤话,用一堆因为所以、尽管但是这样的连接词,去给一个中庸的评价,然后去说自己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但实际上,但凡用上“我来客观公正地说几句”,就说明已经处在一个被动的乃至消极的评价氛围当中,这样的客观公正,往往用来扭转舆论,俗称洗地。
我想说的是,埃梅里本身不需要洗地,现在的他和现在的阿森纳,在舆论环境上可以给出足够的耐心,更何况他已经给过足够强的自我介绍。
当你开口否定一切的时候,最好记得10月、11月时精彩GIF遍地、对新教练顶礼膜拜之时的欢愉。 我甚至可以说,单凭4-2一场比赛,就可以至少让我这样的阿森纳球迷,闭嘴不骂他一个赛季。
不过,这样的耐心并不是肆意违背某些准则的尚方宝剑,公平公正不胡来,自信自强不过分自我,埃梅里必须知道,也应该知道。
文:柏亚舟
怎么全面的了解NBA?
NBA(全称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中文正式译名为国家篮球协会,但一般直接称作NBA或美国NBA篮球联赛,香港地区译作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是美国第一大职业篮球赛事。协会一共拥有30支球队,分属两个联盟(Conference):东部联盟和西部联盟;而每个联盟各由三个赛区(Division)组成,每个赛区有五支球队。30支球队当中有29支位于美国本土,另外一支来自加拿大的多伦多。
NBA正式赛季于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的星期二开始,分为常规赛和季后赛两部分。常规赛为循环赛制,每支球队都要完成82场比赛;常规赛到次年的4月结束,每个联盟的前八名,包括各个赛区的冠军,将有资格进入接下来进行的季后赛。季后赛采用七战四胜赛制,共分四轮;季后赛的最后一轮也称为总决赛,由两个联盟的冠军争夺NBA的最高荣誉——总冠军。
NBA前身是1946年成立的美国篮球协会(BAA),1949年改名为国家篮球协会(NBA)并沿用到现在。协会总部位于纽约第五大道645号的奥林匹克塔大厦,现任总裁为大卫·斯特恩。NBA同时也是北美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之一。
LOGO:
NBA的标志是由一位纽约平面设计师阿兰·西格尔设计的,并在1969年首次出现在NBA官方的宣传资料上。不过NBA官方没有正式公布过标志的设计者。标志的图案是一名侧身控球的篮球员的剪影;整个标志由红、白、蓝三种颜色构成,这与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配色一样,西格尔解释说是为了“在两联盟的标志之间营造一种视觉和谐”。很多人认为标志上的人物原型就是前洛杉矶湖人队的明星杰里·韦斯特,而西格尔也曾透露这一消息;不过NBA官方一直拒绝承认,并表示标志上的人物形象是一个“谜团”,因为NBA“没有任何关于标志设计者的确切记录”。
历史:
1946年,一些美国体育馆协会的成员在纽约商讨成立一个篮球组织的事宜;不过这些球馆的老板对篮球并不是十分的感兴趣,他们原本就拥有冰球队伍,因此他们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使他们的球馆在冰球赛季得到更充分的利用。1946年6月11日,包括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在内的11家球馆成立了篮球队,正式组成美国篮球协会(BAA)。美国冰球联盟(AHL)的主席莫里斯·波杜夫担任了NBA(BAA)的第一任主席。1946年11月1日,NBA(BAA)历史上的第一场正式比赛在加拿大多伦多的枫叶花园球场举行,由多伦多爱斯基摩人主场迎战纽约尼克斯,共有7,090名观众涌入球馆观看了这场赛事,结果纽约以68-66取得了胜利。费城勇士获得了第一个NBA(BAA)总冠军。
1949年秋,BAA同意与当时的竞争对手、主要位于中西部的国家篮球联盟(NBL)合并,组成了一个拥有17支球队的大联盟,并命名为国家篮球协会(NBA)。不过新协会成立的第二个赛季,球队数量就缩减到10支;并且在1967-68赛季之前,NBA球队数量一直停留在10支以下。
1954-55赛季,NBA迎来了第一次历史性的改革——24秒钟装置投入使用。当时由于比赛中没有进攻时间限制,控球一方往往都不轻易投篮以免失去进攻机会,防守一方唯有采用犯规来夺回控球权,因此比赛基本都是在罚球线上度过的,不仅节奏缓慢,得分也很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比赛节奏加快并流畅,NBA制定了24秒进攻时间的新规则,同时还将球队单节犯规次数限制为6次。改革的效果是明显的,实行24秒新规则的第一个赛季,NBA球队的平均得分达到了93.1分,比前个赛季多了13.6分,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更成为了首支赛季平均得分过百的球队。
1953-54赛季,电视台首次转播NBA赛事,当时的杜蒙特电视台与NBA签订了一份39,000美元的合同,在当个赛季播出了13场NBA比赛。1962-63赛季起,ABC(美国广播公司)成为了NBA的主要电视合作伙伴,并于1970年首次向全美观众完整直播了总决赛。
60~70年代NBA受到了来自美国篮球协会(ABA)的挑战。1967年成立的ABA采用非传统的红、白、蓝三色球,设立三分线,使用30秒的进攻时间;而ABA的开放性、娱乐性以及自由度是当时NBA无法相比的。不过由于得不到电视转播的支持以及本身财政出现问题,ABA于1976年破产。同年四支前ABA球队丹佛掘金、纽约网(现在的新泽西网)、圣安东尼奥马刺和印第安那步行者加盟到NBA。ABA的一些规则后来也被NBA接纳和采用:1979-80赛季NBA首次设立三分线,1983-84赛季又开始举办最先由ABA开创的扣篮大赛。
进入90年代,NBA开始迈向国际化。1992年,美国篮协首次派出由NBA职业球员组成的美国国家队参加奥运会,并以平均每场胜出44分的巨大优势获得了冠军,这支由NBA顶级球星组成的球队被称为“梦之队”。为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NBA把部分季前赛甚至常规赛安排在欧洲、亚太以及墨西哥等地举行,这些比赛亦称为NBA海外赛;1990-91赛季,NBA把菲尼克斯太阳与犹他爵士的两场常规赛的比赛场地安排在日本东京,这是NBA正式赛事首次在非美国及加拿大本地举行。同时全世界对NBA的关注随着电视转播而扩大,2006-07赛季,全球共有215个国家41种语言188家电视台转播NBA赛事或制作NBA相关节目。近年来,NBA为了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球员,将国际球员的限制逐渐放宽;2006-07赛季NBA的国际球员达到60名,他们来自28个不同的国家。
1996年,NBA创办了女子国家篮球协会(WNBA),2001年又创立了国家篮球发展联盟,即现在的NBA发展联盟(D-League)。1999年,NBA开办了自己的电视频道NBA-TV。
黑人球员:
在成立初期,NBA的球员和教练全部由白人组成。1947年,美籍日裔的三阪亘被纽约尼克斯首轮选中,成为了NBA历史上首位非白人球员,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加盟NBA的亚洲人。不过三阪亘在1947-48赛季仅仅为尼克斯队出场三次贡献了七分后就被裁掉了。1950年,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在第二轮选中了来自杜肯大学的黑人球员查克·库珀,这是NBA历史上第一位入选的黑人,同年一起被选中的还有“糖水”纳特·克利福顿(纽约尼克斯)和厄尔·劳埃德(华盛顿首都),克利福德在三人当中最先获得了球队合同。1950年10月31日,劳埃德在华盛顿首都队与罗彻斯特皇家队的比赛中登场,黑人球员首次踏上了NBA赛场。尽管当时美国的种族歧视仍然相当严重,不过随着比尔·拉塞尔、威尔特·张伯伦等人在球场上不断创造佳绩,黑人球员逐渐被球迷们接受并成为了NBA的主角。进入90年代后,黑人球员在数量上开始超越白人球员。2006-07赛季,黑人球员占NBA所有球员的比率已经达到75%,黑人主教练亦占NBA所有主教练的40%。
1966年,比尔·拉塞尔成为NBA首位黑人主教练,他作为球员兼教练带领波士顿凯尔特人获得了1968和1969年度的总冠军;而NBA亦成为了第一个拥有黑人主教练的职业体育联盟。NBA的首个黑人总经理和球队老板分别出现在1972年和2002年。
现有球队
NBA由成立之初的11支球队发展到现在的30支,当中经历了许多新球队的建立,老球队的变迁或是倒闭。60年历史中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无疑是最成功的球队,他们一共获得了17个总冠军,包括1959-1966年的八连冠。洛杉矶湖人以14次总冠军仅次其后。目前NBA霸主属于卫冕冠军圣安东尼奥马刺队,他们在最近五年夺得了三次总冠军;不过现在最值钱的球队是纽约尼克斯,2007年市值约5.92亿美元。
NBA目前采用的是2004-05赛季划分的区域,分为东西两个联盟,每个联盟各有三个赛区,每个赛区五支球队。
赛区 球队 所在城市 球馆 建立时间
大西洋赛区 波士顿凯尔特人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TD北方银行花园 1946年
新泽西网 新泽西州,东卢瑟福 大陆航空中心竞技场 1967年
纽约尼克斯 纽约州,纽约市 麦迪逊花园广场 1946年
费城76人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瓦乔维亚中心 1939年
多伦多猛龙 安大略省,多伦多 加拿大航空中心 1995年
中部赛区 芝加哥公牛 伊利诺斯州,芝加哥 联合中心 1966年
克里夫兰骑士 俄亥俄州,克利福德兰 速贷竞技场 1970年
底特律活塞 密歇根州,底特律 奥本山宫殿 1941年
印第安纳步行者 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 康赛科球馆 1967年
密尔沃基雄鹿 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 布拉德利中心 1968年
东南赛区 亚特兰大鹰 乔治亚州,亚特兰大 菲利波西竞技场 1946年
夏洛特山猫 北卡罗莱纳州,夏洛特 夏洛特山猫竞技场 2004年
迈阿密热火 佛罗里达州,迈阿密 美国航空竞技场 1988年
奥兰多魔术 佛罗里达州,奥兰多 安利竞技场 1989年
华盛顿奇才 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 韦里孙中心 1961年
赛区 球队 所在城市 球馆 建立时间
西南赛区 达拉斯小牛 得克萨斯州,达拉斯 美国航空中心 1980年
休斯敦火箭 得克萨斯州,休斯顿 丰田中心 1967年
孟菲斯灰熊 田纳西州,孟菲斯 联邦快递广场 1995年
新奥尔良黄蜂 路易斯安娜州,新奥尔良 新奥尔良竞技场 1988年
圣安东尼奥马刺 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 AT&T中心 1967年
西北赛区 丹佛掘金 科罗拉多州,丹佛 百事中心 1967年
明尼苏达森林狼 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 标靶中心 1989年
波特兰开拓者 俄勒冈州,波特兰 玫瑰花园竞技场 1970年
西雅图超音速 华盛顿州,西雅图 钥匙竞技场 1967年
犹他爵士 犹他州 ,盐湖城 能源方案球馆 1974年
太平洋赛区 金州勇士 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 甲骨文竞技场 1946年
洛杉矶快船 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斯台普斯中心 1970年
洛杉矶湖人 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斯台普斯中心 1946年
菲尼克斯太阳 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 全美航空中心 1968年
萨克拉门托国王 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 ARCO竞技场 1945年
球队历史上有过迁移或更改过队名:
底特律活塞(前韦恩堡活塞),洛杉矶湖人(前明尼阿波利斯湖人),萨克拉门托国王(前罗彻斯特皇家)1948年由NBL加盟BAA(NBA)。
费城76人(前锡拉丘兹民族),亚特兰大鹰(前三城黑鹰)在1949年BAA和NBL合并的时候由NBL并入。
印第安那步行者,圣安东尼奥马刺,新泽西网(前纽约网),丹佛掘金在1976年NBA兼并ABA的时候由ABA并入。
由于球队主场馆新奥尔良竞技场受到飓风卡特里娜的严重破坏,新奥尔良黄蜂队2005-06赛季及2006-07赛季更多的主场比赛是安排在俄克拉荷马城的福德中心进行。
常规赛:
常规赛之前有两项重要的热身赛事,分别是夏季联赛和季前赛。夏季联赛(NBA Summer League)在选秀之后举行,由新秀和三年以下球龄的球员参加,主要为考察新人而设,又称为“联赛”。季前赛(Preseason)在每年的10月份举行,为常规赛前最后的热身赛。每支球队参加季前赛的球员名单基本与常规赛相同,不过主力上场的时间很少以避免受伤,主教练也借此机会来演练不同的阵容。夏季联赛和季前赛允许非NBA球队参加,而NBA还会把部分季前赛安排在海外进行。
每年11月第一个星期的星期二,常规赛(Regular season)正式拉开帷幕。在常规赛中,每支球队需要打满82场比赛,主客场各占一半,其中与同一赛区的球队要打四场,与同一个联盟不同赛区的球队打三到四场,与另一个联盟的球队打两场;一个赛季每支球队在自己的主场至少与其它29支球队进行一次交锋,NBA是目前北美顶级职业运动唯一一个所有球队在常规赛全部碰面的联盟。常规赛的赛程比较紧凑,球队在每个星期有三到四场比赛,而且每个赛季都有不同程度的“背靠背作赛”、连续客场作赛等难度赛程。除揭幕战外,圣诞节比赛也是常规赛的焦点赛事;NBA在每年圣诞节安排的比赛,通常是当前最具人气的球星之间的对垒,如2007-08赛季的圣诞节比赛由勒布朗·詹姆斯率领的克里夫兰骑士对阵德怀恩·韦德领衔的迈阿密热队。常规赛还设有每周东(西)部最有价值球员和每月东(西)部最有价值球员。
进入常规赛后球队之间仍然可以进行交易,直至到赛季的第16个星期四,这一天是球员交易的最后期限。不过过了这个期限球队仍可以解雇队中的球员,或者跟任意球员签订十日合同。
全明星周末:
在次年二月,常规赛将会暂停一周来举行一年一度(1999年曾因劳资纠纷停办)的NBA全明星赛(All-Star Game)。美国及加拿大当地球迷对全明星先发阵容进行投票,全世界球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投票。东西岸各个位置得票最高的球员将获得首发,其余14名球员由各队教练投票选出,全明星教练则是由全明星赛两周前东西岸成绩最好的球队教练担当(可以多任,但不能连任)。东西岸获胜的一方表现最好的球员将获得全明星赛MVP(通常是得分最高的球员)。全明星赛前还有一系列的表演及活动来吸引球迷们的眼光,整个全明星周末的活动包括:
新秀挑战赛,由当年新秀挑战去年新秀,设有MVP奖
技巧挑战赛,参赛者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运球,传球,投篮,上篮等一系列动作方能获胜
三分大赛,规定时间内在5个角度投中最多三分球者胜出
扣篮大赛,参赛者尝试做出各种高难度、极具观赏性的扣篮动作,通常邀请历届扣篮大赛冠军作为评判
混合投篮赛,由一名现役NBA球员、一名现役WNBA球员和一名退役的NBA球星组成队伍,按要求在不同的投篮点投篮,完成最快组胜出
除此之外,在整个全明星周末期间,每天都有NBA嘉年华的演出。
常规赛奖项:
四月份常规赛结束,紧接着进行季后赛。NBA官方会陆续颁发一些奖项来表扬常规赛表现出色的球员,以及评选最佳阵容,最佳防守阵容及最佳新秀阵容。
NBA最有价值球员,年度MVP,所有球员最梦寐以求的奖项。从球员个人能力,对球队的影响以及球队成绩等多方面综合评选
NBA最佳新秀,年度表现最好的新秀
NBA最佳防守球员,年度最佳防守球员,多数由中锋获得
NBA最佳第六人,年度最佳板凳球员,替补出场次数必需大于首次次数
NBA进步最快球员,年度数据提升最多的球员
NBA最佳教练,全联盟成绩最好的球队教练不一定能获此殊荣,一般由善于挖掘球队潜力,带领球队取得意想不到成绩的教练获得
NBA最佳经理,由体育新闻杂志(Sporting News)颁发的非官方奖项,不过已得到广泛认可
NBA体育精神奖,表扬公平竞赛的球员
沃特·肯尼迪公民奖,表扬热心慈善公益活动的球员,由职业篮球作家协会颁发
季后赛:
NBA季后赛(NBA Playoffs)在每年4月下旬开始,东西岸各有八支球队获得季后赛资格。东西两个联盟中各个赛区的冠军加上成绩最好的赛区第二名组成前四号种子,这四支球队再按照常规赛的成绩依次排为一到四号种子。剩余四支球队则按成绩依次排为五到八号种子。
季后赛采用七场四胜制,除总决赛外,都采用2-2-1-1-1的主场分配方法(总决赛为2-3-2),拥有四个主场的一方将会在第一、二、五(如果需要)、七(如果需要)场比赛坐镇主场,第三、四、六(如果需要)场则是征战客场。对阵双方的主场优势并非由种子排位的高低来决定,而是由双方在常规赛的成绩(胜率)来决定。因此,如果一个赛区冠军作为四号甚至三号种子,但是常规赛胜率在联盟中却排在五名之后,那么在首轮对阵五号种子或者六号种子的时候将有可能没有主场优势(比较双方成绩)。种子排位只决定球队在季后赛的走势。
经过三轮的淘汰赛,获得东西岸冠军的两支球队将进入最后的总决赛。总决赛(NBA Finals)一般在每年的6月进行,采用七场四胜2-3-2的赛制,双方成绩较佳者将获得第一、二、六(如果需要)、七(如果需要)场的主场权利,作为补偿,成绩较差者将获得第三、四、五(如果需要)连续三个主场的权利。系列赛由一方先赢得四场比赛就结束,获胜的球队将获得NBA总冠军。冠军球队将捧得拉里·奥布莱恩杯,表现最出色的球员(一般是冠军队球员)将获颁总决赛MVP。每位冠军成员在赛后还会获得一枚总冠军戒指,上面刻有球队标志以及夺冠年份。
NBA总冠军数据表
队伍 夺冠次数 夺冠年份
波士顿凯尔特人队 17 1957、1959-1966、1968-1969、 1974、1976、 1981、1984、1986、2008
明尼阿波利斯/洛杉矶湖人队 14 1949-1950、1952-1954、1972、1980、1982、1985、1987-1988、2000-2002
芝加哥公牛队 6 1991-1993、1996-1998
圣安东尼奥马刺队 4 1999、2003、2005、2007
费城/金州勇士队 3 1947、1956、1975
锡拉丘兹民族队/费城76人队 3 1955、1967、1983
底特律活塞队 3 1989-1990、2004
纽约尼克斯队 2 1 970、1973
休斯敦火箭队 2 1994-1995
巴尔的摩子弹队 1 1948
罗切斯特皇家队/萨克拉门托国王队 1 1951
圣路易斯/亚特兰大鹰队 1 1958
密尔沃基雄鹿队 1 1971
波特兰开拓者队 1 1977
华盛顿子弹队/奇才队 1 1978
西雅图超音速队 1 1979
迈阿密热队 1 2006
巴尔的摩子弹队是唯一一支已经解散的获得过NBA总冠军的球队,这里所指的巴尔的摩子弹是指1947年成立的巴尔的摩子弹队,并非现行华盛顿奇才的前身巴尔的摩子弹队(1963-1973)。
劳资关系:
NBA球员工会称作国家篮球球员协会(NBPA),由前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球星鲍勃·库锡于1954年建立,负责代表球员与球队老板进行谈判,并维护球员们的利益。工会执行主管是比利·亨特,工会现任主席是来自洛杉矶湖人队的德里克·费舍尔。劳资协议(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简称CBA)是NBPA和NBA达成的一个合约,是所有球员合同的基础。最新的一份劳资协议是在2005年签订的,使用期限是2005-06赛季至2010-11赛季,NBA有权将协议延长至2011-12赛季。如果双方在谈判过程中意见分歧很大,未能达成共识,很有可能会造成停摆。1998年,由于NBPA拒绝NBA提出的将球员工资由占BRI的57%降到48%和设立硬工资帽的提议,NBA从7月1日起关闭球馆并停止一切商业活动,直到第二年的1月20日双方达成协议签订了新的CBA。这次长达7个月191天的停摆是NBA历史上最长的一次停止运作,1998-99赛季常规赛最终被压缩到50场,同时全明星周末亦停办;球员损失工资达到四亿美元,而球队及NBA联盟损失接近十亿美元。
球队薪金上限及豪华税:
球队薪金上限(Salary Cap)亦称工资帽,是由上一赛季的球队相关收入(BRI)的51%减去分红后,除以球队总数(30)得出的可用于球员工资开销的最大限额。球队总薪金如果超过了薪金上限,将不能签约任意球员(但是仍然可以利用特殊条款来获得任意球员)。NBA亦设有豪华税水平线,由上一赛季BRI的61%减去分红后再除以球队总数(30)得出,总薪金在该水平线之上的球队需向NBA交纳豪华税,对超出的数额征收100%的税款。不过NBA同样设有球队总薪金的下限,取值为工资帽的75%,如果球队工资总额达不到这个数目的话也要罚款,款额将退还给该队球员;但是基本上所有球队的薪金总额都是在工资帽以上的。每年7月1日起,将会有一段至少一个星期以上的时间为球员交易保护期(Moratorium Period),期间球队不能与任意球员签约以及交换;保护期结束后的第一天,NBA将宣布下个赛季的薪金上限、豪华税水平等相关内容,而从宣布的一刻起,新赛季的球队交易将正式展开。
2007年7月11日,NBA公布了2007-08赛季的薪金上限为5563万美元,豪华税水平则为6786.5万美元。而上个赛季(2006-07赛季)共有五支球队需缴纳豪华税,税款最高的纽约尼克斯高达4510万美元。
特殊条款:
特殊条款是针对工资帽而制定的特例。包括有拉里·伯德条款、中产阶级条款、一百万特例、底薪特例等,总薪金超过薪金上限的球队可以使用这些条款来与任意球员签约。不过球队对这些条款的运用也有限制,如中产阶级条款每个赛季只能对一名球员使用,而一百万特例不能连续两个赛季采用。
足球运动员的年薪是税前还是税后的?比如说西甲的!
先跟你说说大体的:
一般来讲,英超和德甲的薪水如果没有其他附带说明,都是指税前。
意甲、西甲、法甲的薪水如果不附带其他说明,都是指税后。
但是英超是讲周薪的,西甲德甲意甲法甲是讲年薪的。而且英超单位是英镑,其他的一般是欧元。
对于俱乐部来说,需要斟酌的是球员们的税前工资,因为包括交税部分在内都是俱乐部所需要承担的支出。而对于球员来说,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真正拿到多少,才是值得考量的根本。
why 英超要算周薪:
事实上,英国和部分英联邦国家至今保持着薪水按周计算的传统,部分企业也真的会按周发放薪水。但是,由于足球运动员与俱乐部的合约大多以年为单位(准确的说是从签约日到某年的6月30日为止),同时为了简化工作量,因此英超很多球队仍然是每月发放球员工资的。
将周薪换算为年薪其实很简单,直接将周薪乘以52就可以。尽管不是每周都有比赛,但英超球员拿到手的工资仍然是要算满一年,也就是52周的。因此,鲁尼的年薪也就是30*52=1560万英镑,当时折合约1890万欧元。由于近期英镑对于欧元的持续升值,按照目前汇率折合约2160万欧元。
跟你说说五大联赛国家的最高档税率(关于各档次的税率就不一一说了):
英国:2013年4月开始,个人所得税最高档税率从此前的50%降低到45%
西班牙:2015年1月开始,大部分地区的个人所得税最高档税率从此前的52%降低到47%
意大利:2005年至今,意大利的个人所得税最高档税率为43%
德国:2007年至今,德国的个人所得税最高档税率为45%
法国:2015年,法国的个人所得税最高档税率为45%
但是,摩纳哥是一只特殊的球队:
由于摩纳哥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并不属于法国。因此,参加法甲的摩纳哥俱乐部有着一项全欧洲独一无二的巨大优势。
众所周知,摩纳哥被誉为欧洲的“免税天堂”,外籍人士在这里可以享受免税优待。具体到俱乐部来说,在摩纳哥效力的非法国球员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只需要上交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障金用于养老与医疗,如果未来离开则可以取出。
而在摩纳哥效力的法国球员就没这么幸运了,根据法国与摩纳哥之间的互惠协议,他们仍然要像其他法甲球队的同胞那样向法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
也正是因为如此,摩纳哥的富豪老板才可以在前两年为法尔考等人开出极具诱惑力的合同,并迅速建设出一支豪华的球队。
此外:
土耳其、俄罗斯两国的个税税率分别是15%、13%,因此在这两国联赛效力有着其独特的吸引力。众多实力球星和南美足坛的天才少年会选择到土超和俄超淘金,也就不是太难理解的事情了。
而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最高档为每月超过8万人民币的部分,该部分税率为45%。
另外,德国还有个教会税:
德国是欧洲少数仍然保留教会税的国家之一。教会税并非按收入计算,而是按应缴所得税计算,所有罗马天主教会和福音新教的信徒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8%-9%的教会税(也就是收入的1%-4%),财政部门收取后将直接交给教会。缴纳教会税的人数,约占整个德国人口的70%左右。因此,多数情况下德国人会被默认为教会税的纳税人,但若在户籍登记的信仰一栏注明自己是无神论者,则不会再扣缴这项税负。
一些限制工资的政策:
伴随着不断上涨的球员工资给俱乐部带来的巨大压力,各国联赛的管理者们也开始进行一些政策上的限制。
英超:
英超联盟从2013年开始实行了新的工资监管规则,所有工资总额超过5200万英镑的俱乐部,未来每赛季上涨的工资总额,最多只能在该赛季商业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多出400万英镑。违反这条的处罚,是下个转会期只能“卖一买一”,且卖出球员工资必须达到引进球员的75%以上。情节严重者将直接被扣减联赛积分。
该规则对所有英超与英冠俱乐部适用,女王公园巡游者等球队都曾经因为违反该条款而受到处罚。2014年曾经提议过更加严格的工资政策,但在英冠俱乐部的试点投票中被否决。
西甲:
西班牙足球职业联盟从2012年开始,在西甲和西乙强制实行“工资帽”制度。该制度的具体内容是:每赛季球员工资和转会费的总和以俱乐部收入的70%为限。
2014-2015赛季,西甲联盟给巴萨的工资上限为3.48亿欧元,皇马为3.28亿欧元,而赫塔菲则只有1870万欧元。因此,如果赫塔菲将年薪220万欧元的佩德罗-莱昂注册进西甲报名的25人大名单,那么俱乐部将不可避免地超过工资帽的上限。
最终佩德罗-莱昂未能报名,也没有别的球队提出能让赫塔菲满意的报价。这位曾经的追风少年在看台上等待了长达4个月之后,才在第13轮联赛迎来了本赛季首秀。
另外,你说的西甲,我就跟你说说西甲“最低工资保障”规定:
每个签订职业合同的西甲球员每年至少得到24万欧元的工资(西乙球员每人每年12万欧元)。各俱乐部必须给球员缴纳社保,这项权利还是西班牙球员通过罢工的方式获得的。1979年,西甲发生了第一次罢赛,这次罢赛带来的好处就是球员成功加入社保。不过这笔钱相对工资支出来说显得微不足道,俱乐部给每位球员缴纳的费用也就每年几万欧元而已。
整理了1个小时,就这么多了,你应该是小球迷吧,希望这些能帮到你。
关于NBA……
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缩写(国际篮球协会)。总裁:大卫·斯特恩。
现有球队:
东部联盟(east):
大西洋赛区 :尼克斯队、网队、凯尔特人、猛龙队、76人队
中部赛区 :活塞队、步行者队、骑士队、雄鹿队、公牛队
东南部赛区 :热队、魔术队、奇才队、老鹰队、山猫队
西部联盟(west ):
西北赛区 :森林狼队、掘金队、爵士队、开拓者队、超音速队
太平洋赛区:国王队、湖人队、太阳队、勇士队、快船队
西南部赛区:马刺队、火箭队、小牛队、灰熊队、黄蜂队
NBA成立于1946年6月6日。成立时叫BAA,即全美篮球协会(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是由十一家冰球馆和体育馆的老板为了让体育馆在冰球比赛以外的时间,不至于闲置而共同发起成立的。
BAA成立时共11支球队:纽约尼克斯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华盛顿华盛顿国会队、芝加哥牡鹿队、克利夫兰叛逆者队、底特律猎鹰队、费城武士队、匹兹堡铁人队、普罗维登斯蒸气队、圣路易斯轰炸机队和多伦多爱斯基摩人队。1949年BAA吞并了当时的另外一个联盟(NBL),并改名为NBA 。1949-50赛季,NBA共17支球队。1976年NBA吞并了美国篮球协会(ABA),球队增加到22支。 1980年达拉斯小牛队加入NBA。1988年,夏洛特黄蜂队和迈阿密热火队加入NBA。1990年奥兰多魔术队和明尼苏达森林狼队加入NBA。1995年两支加拿大球队加入NBA,多伦多猛龙队和温哥华灰熊队,使NBA的球队达到29支。2004年的山猫队的加入达到30支。
1947年:克里夫兰反叛,底特律猎鹰,匹兹堡铁人,多伦多壮汉四支球队因故解散。同年,巴尔的摩子弹队(Baltimore Bulletins)的加入,BAA的球队总数成为8支。
1948年,随着“国家篮球联盟”(NBL-National Basketball League)四支球队的加入,BAA球队总数增加到12支。这四支队伍是:韦恩堡活塞队(Ft Wayne Pistons),印第安纳波利斯喷射机队(Indianapolis Jets),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Minneapolis Lakers),罗彻斯特皇家队(Rochester Royals)。
1949年:BAA与NBL合并,名称改为“国家篮球协会”(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从NBL并入的6支球队分别是:安德逊包装工队(Anderson Packers),丹佛金块队(Denver Nuggets),希伯根红人队(Sheboygan Redskins),雪城国家队(Syracuse Nationals),三城黑鹰队(Tri-City Blackhawks),滑铁卢老鹰队(Waterloo Hawks)。同年,普罗登斯蒸气辗路机队解散,印第安纳波利斯喷射机队更名为印第安纳波利斯奥林匹亚队(Indianapolis Olympians)。NBA球队总数变为17支,分为东中西三组。
1950年:安德逊包装工队,丹佛金块队,希伯根红人队,滑铁卢鹰队,退出NBA;而芝加哥公鹿,圣路易轰炸机队两队解散,于是余下的11支NBA球队再次重新分为东西二组。
1951年:华盛顿首都队解散,NBA球队数量减少到10支。三城黑鹰队迁至密尔沃基,更名为密尔沃基鹰队(Milwaukee Hawks)。
1953、1954两年,NBA继续“减员”,印第安纳波利斯奥林匹亚队和巴尔的摩子弹队相继解散,NBA球队只有8支。
1955年:密尔瓦基老鹰队迁至圣路易,更名为圣路易老鹰队(St Louis Hawks)。
1957年:韦恩堡活塞队迁至底特律,更名为底特律活塞队(Detroit Pistons);罗彻斯特皇家队迁至辛辛那提,更名为辛辛那堤皇家队(Cincinnati Royals)。
1960年:明尼亚波利斯湖人队迁至洛杉矶,更名为洛杉矶湖人队(Los Angeles Lakers)。
1961年:芝加哥包装工队(Chicago Packers加入,NBA球队成为9支。
1962年:费城勇士队迁至旧金山更名为旧金山勇士队(San Francisco Warriors),芝加哥包装工队更名为芝加哥和风队(Chicago Zephyrs)。
1963年:芝加哥和风队迁至巴尔的摩,更名为巴尔的摩子弹队(Baltimore Bullets);雪城国家队迁至费城,更名为费城76人队(Philadelphia 76ers)。
1966年:芝加哥公牛队(Chicago Bulls)加入NBA,成为联盟中的第10支球队。
1967年:加入圣地亚哥火箭队(San Diego Rockets与西雅图超音速队(Seattle Supersonics),球队总数上升至12支。
1968年:密尔沃基公鹿队(Milwaukee Bucks)和菲尼克斯太阳队Phoenix Suns)加入,NBA球队总数增至14支。圣路易鹰队迁至亚特兰大,更名为亚特兰大鹰队(Atlanta Hawks)。
1970年:NBA球队增加到17支,新加入的3支球队是:布法罗战士队(Buffalo Braves),克里夫兰骑士队(Cleveland Cavaliers)和波特兰拓荒者队Portland Trail Blazers)。NBA联盟正式分为东西二区,东区分为大西洋组与中央组,西区分为中西组与太平洋组 。
1971年:圣地亚哥火箭队迁至休斯顿,更名为休斯顿火箭队(Houston Rockets);旧金山勇士队迁至奥克兰,更名为金州勇士队(Golden State Warriors)。
1972年:辛辛那提皇家队迁至坎萨斯城-欧哈马,更名为坎萨斯城-欧哈马帝王队(Kansas City-Ohama Kings)。
1973年:巴尔的摩子弹队迁址,更名为首都子弹队(Capital Bullets)。
1974年:新奥尔良爵士队(New Orlando Jazz)加入NBA,NBA球队扩充至18支。首都子弹队更名为华盛顿子弹队(Washington Bullets)。
1975年:坎萨斯城-奥哈马国王队定址于坎萨斯,更名为坎萨斯城国王队(Kasas City Kings)。
1976年:原属ABA(American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四支球队,丹佛掘金队(Denver Nuggets),印第安纳步行者队(Indiana Pacers), 纽约网队(New York Nets),圣安东尼奥马刺队(San Antonio Spurs)并入NBA,NBA球队数量增加到22支。
1977年:纽约网队更名为新泽西网队(New Jersey Nets)。
1978年:布法罗战士队迁至圣地亚哥,更名为圣地亚哥快艇队(San Diego Clippers)。
1979年:新奥尔良爵士队迁至盐湖城(Salt City),更名为犹他爵士队(Utah Jazz)。
1980年:达拉斯小牛队(Dallas Mavericks)作为第23支球队加入NBA。
1981年:新泽西篮网队迁至E.Rutherford,队名不变。
1984年:圣地亚哥快艇队迁至洛杉矶,更名为洛杉矶快艇队(Los Angeles Clippers)。
1985年:坎萨斯帝王队迁至萨克拉门托,更名为萨克拉门托国王队(Sacramento Kings)。
1988年:夏洛特黄蜂(Charlotte Hornets)与迈阿密热火(Miami Heat)作为第24、25支球队加入NBA。
1989年:接纳明尼苏达森林狼队(Minnesota Timberwolves)和奥兰多魔术队(Orlando Magic)加入,NBA球队总数增加到27支。
1995年:加入多伦多速龙队(Toronto Raptors)和温哥华灰熊(Vancouver Grizzlies)两支主场位于加拿大的球队,NBA球队的规模达到空前的29支。
1997年:华盛顿子弹队更名为华盛顿奇才队(Washington Wizards)。
2001年:温哥华灰熊队迁至孟菲斯,更名为孟菲斯灰熊队(Memphis Grizzlies)。
2002年:夏洛特黄蜂队搬迁到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更名为新奥尔良黄蜂队(New Orleans Hornets)。
2004年:夏洛特山猫队(Charlotte Bobcats)作为第30支球队加入NBA。
2007-2008赛季的比赛于2007年10月30日开始
为什么英超欧冠很少屌丝逆袭,而NBA却是风水轮流转
新赛季的NBA刚开战不久,球迷们可能还沉浸在对上赛季总决赛的回忆之中。前4场金州勇士气势如虹,以3比1领先骑士。但在第四场的垃圾时间,格林却脑子进水对勒布朗上演 “摸鸟门”,第五场被禁赛。得到喘息机会的骑士一鼓作气,连赢两场扳成3比3平。在决胜的第七场,两队打得难解难分,终场前两分钟比分还是平分。这时骑士三巨头轮番发力,先是勒布朗追赶整个球场盖帽伊戈达拉(The chase),然后是欧文晃晕库里后的分(The dagger),最后是勒夫对库里如影随形的防守让其投篮打铁(The dance)。最终骑士以4分胜出,完成了总决赛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惊天逆转。然后克利夫兰整座城市的2百万人一起疯狂庆祝......
话分两头。新赛季英超已开战近3个月,而上届冠军莱斯特城却在中下游苦苦挣扎(排名第14位,离降级区只有2分)。曾经有一度,他们连续三个客场被三个豪门球队痛扁(净灌11球)。在目前英超积分榜上,排名前六的正是英超六强,清一色豪门球队(曼城、阿森纳、利物浦、热刺、切尔西以及曼联)。英超已经从上赛季的天下大乱回归到这赛季的秩序井然。事实上,秩序井然或门第森严才是英超的常态。天下大乱在24年的英超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那就是上赛季莱斯特城(前一个赛季艰难保级)屌丝逆袭夺冠。
除了上赛季,历届英超冠军全是球星云集富得流油的大球会。就连取得欧冠资格的前四球队,也全是财大气粗的豪门。而小球会的命运不外乎两种:不惜一切代价保级或是小富即安。欧冠的情况非常类似。20年来,历届欧冠冠军全是豪门球队,而且这些豪门球队基本上每年都进8强4强。最近5-6年来,每年的欧冠四强总有三张老面孔:皇马、巴萨和拜仁。怪不得球迷们对欧冠已产生视觉疲劳,期待像莱斯特城那样的屌丝逆袭。
在大洋彼岸的NBA,强者恒强却是非常少见。09-10年的双冠王湖人队近几年几乎年年西部垫底。1990年代拥有乔丹的公牛队曾经一统天下, 但在乔丹退役后却一落千丈,几乎连续十年未能进入季后赛。尼克斯队作为纽约唯一的NBA球队,拥有最大最富的当地市场,单场平均票价高达130美元(是骑士队的2.5倍), 但是球队战绩一直差强人意,多年无缘总决赛。相反地,一些中小城市的球队却是风生水起。马刺队所在的圣安东尼奥是个德州小城,近十几年来却是屡屡夺冠一直屹立不倒(主要是因为石佛邓肯长青,波波维奇老而弥坚)。骑士队所在的克利夫兰也只是一个中型城市,但在拥有勒布朗的时代却数次进入总决赛。俄克拉哈马城的雷霆地处中部小城,近五年来却是战绩不俗(因为拥有雷霆二少)。
总之,英超欧冠是强者恒强,鲜有屌丝逆袭;而NBA却是风水轮流转,说不定明年到我家!
而引发这些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两者在制度上的显著不同。 如果说英超欧冠的玩法是自由资本主义,那么NBA的玩法更像是“平均的社会主义”!有意思的是,欧洲的资本主义模式是高福利多管制的社会资本主义,而美国奉行自由资本主义。在体育的玩法上,两者却完全颠倒过来了!
我们先来看一看英超新赛季各球队的工资总额。以酋长石油美元为后盾的曼城高居第一,为2.25亿英镑。曼联,切尔西,和阿森纳紧随其后,都高于2亿英镑。位居第五第六的利物浦和热刺分别为1.6亿和1.2亿英镑。第7名的埃弗顿只有0.8亿,而垫底的胡尔城只有少得可怜的0.25亿英镑,约为曼城的1/9。欧洲其他联赛的情况也类似。事实上,在2015-16年所有体育俱乐部的球员平均工资排名前10名中,欧洲足球俱乐部占了8个名额(另外两个是美国的棒球队,位列第5和第9)。第一名是巴黎圣热尔曼(同样是酋长石油美元),平均工资为9百万美元。皇马、曼城和巴萨分居2,3,4名,人均工资都高于8百万美元。其中C罗的年薪为5千2百万,而梅西的年薪为4千8百万美元。
在新赛季的NBA,球员工资总额最高的是骑士队(1.2亿美元),勇士队排在第14位(1.03亿美元)。排名最靠后(第30名)的是费城76人队(0.75亿美元),工资总额约为第一名骑士的63%。 和英超球队之间工资支出的巨大差异相比,NBA球队的支出显得非常平均。
NBA球队之间支出相差不大不是因为有钱的球队(如尼克斯和湖人)抠门不愿花钱,而是有钱不让花。 NBA对每个球队规定了同样的年工资上限(salary cap)。例如,2016-17赛季的工资上限为0.94亿美元。如果一个球队的工资总额超过联盟规定的总额,那超额的部分就要交奢侈税。这个奢侈税真的很奢侈。举个例子,工资超额1千万美元的球队现在需要交2千5百万的奢侈税。注意,这些奢侈税不是进入联盟腰包,而是分给那些在小城市小市场的球队(属于典型的“打土豪,均贫富”)。在这种制度下,超级球队很难出现:再有钱的老板也经不住高额奢侈税。在球队工资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一支NBA球队不可能有太多球星。最强的球队最多也就是三巨头加上一些比较便宜的蓝领球员。
相反的,英超以及欧洲的球会没有工资上限。虽然近年来欧足联开始实行财政公平政策(FFP,传统强队因为受到切尔西、曼城以及巴黎圣热尔曼石油美元的冲击而向欧足联施压所致),要求每个球队的支出和其收入挂钩,一个球队一旦连续几年超支就要受罚。但是FFP的实际执行力度非常松,几乎形同虚设, 只有几家球会被警告,处罚也是无关痛痒。
由于工资以及支出不受管制和约束,欧洲足球的转会市场上唱主角的总是那些大牌俱乐部。看到中意的球员,它们就大把砸钱。于是转会费和球员工资节节攀升。前面已经提到C罗和梅西的天价工资。在英超工资最高的球员是鲁尼和阿圭罗,周薪(2015-16)分别为26万和24万英镑。今年夏天,曼城的转会净支出高达1.62亿英镑,曼联也高达1.51亿英镑。其中曼联新买进博姆巴花了0.9亿英镑(搞笑的是,4年前曼联放了他去尤文图斯,没收一分钱),创造了史上最贵转会。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一个大牌球会在一届转会市场不买一两个贵的球员,球迷就会骂老板抠门,没有争冠的雄心壮志。阿森纳就是经常被骂抠门的一个典型。
大牌俱乐部大把砸钱买人的结果是它们总是拥有豪华阵容(皇马的银河战舰就是靠钱堆起来的,巴萨因为青训系统好所以买人钱花的少点)。不但它们的首发阵容远强于中游球队的首发阵容,而且豪门的第2套替补阵容的水平也高于中游球队的首发阵容。一旦球队有人受伤或状态下降,豪门就会从其他球队买人。所以豪门的阵容总是豪华。相反地,小俱乐部很难留住球星。如果一个小球会的某个球员因为踢得好而成名,那他下个赛季就会被某个大球会买走。确切地说,中小球会只是大球会的球星培训基地。当然,有些中小球会热衷于卖球星,因为能赚大把的银子。在英超就有这样一支球队:南安普顿,最近三年来它在转会市场上净赚4千万英镑。
回到NBA,不但工资盖帽,而且转会限制多多。虽然自由球员可以随便签约,但是合同期球员只能交换,不能花钱买。两个球队交换的球员一般需要年合同工资相当。有时候为了达成交易各取所需,转会需要三方或者四方交易。用难听一点的话说,NBA的转会还停留在物物交换(榔头换匕首)的时代,而欧洲足球的转会是典型的货币经济。
NBA还有一个独特的选秀制度。每年新球员进入NBA,不是哪个球队出价最高就能买到状元探花的。相反的,当年战绩最差的球队能够优先选秀,挑到状元和探花;而战绩好的球队只能挑到剩下的鸡肋了。所以在常规赛的后半段经常会出现季后赛无望的球队争相输球,希望成为垫底的副班长,能够在选秀时挑到状元。反观欧洲足球,购买青少年球员比的还是谁的钱多,谁能把球员他爹他妈搞定。
其实,NBA所有的这些制度都是联盟有意设计的。其主旨是为了降低球队之间实力的差异,从而保证比赛更具悬念而不是一边倒。逆向的选秀制度还保证了NBA不会像英超欧冠那样几家独大,强者恒强。一个中小城市的球会完全可以通过优秀的管理和计划,再加上一些运气,在几年内打造一支强队。骑士,雷霆,以及勇士都是近期的典型例子。反观欧洲足球,缺少管制下的自由交易导致门第森严:豪门始终是豪门,中游球队小富即安,保级球队却年年为保级而战。这同时也降低了强队踢弱队时比赛的观赏性:弱队总是摆10人大巴守并偶尔反击,强队狂攻却进球不一定多。
如果英超欧冠引入和NBA类似的制度,许多比赛极有可能因为球队间实力拉近而变得更精彩。但同时我们也将失去欣赏到超级球队梦幻配合(以及豪门对决)的机会。很难想象梅西身边没有苏牙和内马尔,桑切斯身边没有欧泽尔和沃尔卡特,而是各自带领像德林克沃特(Drinkwater)那样的10个苦力球员征战西甲和英超。NBA和英超欧冠,还是各有各的好;就像篮球和足球,各有各的精彩。让我们忘记足球的门第,忘记篮球的风水,好好欣赏比赛本身吧。同时不要忘记给草根球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