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抢篮球场后续-广场舞抢占篮球场
众大妈马路上占道跳舞,遇司机摁喇叭偷笑不理,后来怎样了?
河北衡水几名大妈占道跳舞,看见车来了也不让路。车主表示,她远远地看见大妈们时,就已经摁喇叭示意了,但大妈们没让路,一曲完了接着一曲,一边跳一边笑,车主无奈,僵持了一二十分钟后,只能自己绕道走。
对于老年人来说,跳广场舞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交朋友,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能影响到其他人。新闻中的这几个大妈看到车开过来时,可能还在窃喜自己来得早占了位置,才会偷笑,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是很没有公德心的。
近些年来,广场舞大妈们和其他人发生矛盾的案例可真的不少:湖南邵阳某广场先建起了篮球场,但是没有装篮球架,于是就没有多少青少年去打球,篮球场一直都被广场舞大妈们占据着。装了篮球架以后,不少孩子去打球,但广场舞大妈们不让位置,双方产生了矛盾,差点打了起来。
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反对广场舞大妈,称场地很大,不知道大妈们为什么非得选择在那个地方跳舞,可以选择其他的空旷地方,让给小孩子有什么不可以呢?尊老是美德,但是也是美德。另外一些人则表示,大妈们先去跳舞的,已经养成习惯了,孩子们应该给老人家让地方。
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家的目的都是锻炼身体,不是吵架。之所以建设篮球场,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有地方打篮球,跳广场舞对于场地的要求又不高,大妈们可以通过办事处进行协调,重新找一块地方跳舞,不必执着于某个地方。
《法治进行时》对广场舞导致的噪音扰民问题进行过报道:石嘴山某小区内,有七八支广场舞队伍,从早上七点开始就在跳舞,声音特别大,让一些居民的休息质量受到了影响。有一位居民表示,之前自家的窗户是推拉式的,为了更好地隔绝噪音,她不得已把窗户换成了封闭式的。
噪音其实已经不单是素质层面上的问题了,还有可能涉及到法律问题,《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对此进行了规定,白天的声音不能超过55分贝,夜晚不能超过45分贝。否则活动的组织者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广场舞有存在的必要,它能够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有自己的闲暇时间,不必时时刻刻都围绕着儿女转悠。想要解决这类矛盾,不能单纯地禁止大妈们跳舞,可以从别的角度来思考。
城市管理人员应该转变下自己的思维模式,完善配套的资源。充分利用公园和绿地,延长开放的时间,将闲置时间长、空间比较大的区域划分给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更好地开发利用空间资源,避免大妈和其他群体抢占场地。有组织的广场舞爱好者,可以和景区签订合作协议,将广场舞作为风景和旅游项目,实现利益共享,大妈们有了跳舞的场所,景区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实现双赢。
社区可以成立广场舞协会,大家投票宣传一位有组织经验和管理能力的爱好者担任会长,对场地、时间和音量问题进行管理,营造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社会氛围。同时鼓励大家尝试其他的健身方式,比如说慢跑和马拉松之类的,更好地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够缓解场地紧张的现状。
大妈们自己也要有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要理解其他人需要休息,需要学习,人要是长时间被噪音问题所困扰的话,睡眠质量会出现问题,情绪也会变得更加暴躁,双方出现矛盾的可能性就更高了。在清晨和晚上最好是不要跳舞,有条件的大妈们,可以去购买蓝牙耳机,现在的蓝牙耳机并不贵,一两百就可以买到,避免人为地制造噪音。
广场舞老人霸场子、殴少年,真的只是为老不尊?
最近,一则“广场舞老人PK篮球小伙”的视频在全网传的非常火。不仅引发了网民的疯狂吐槽,更是引起了大V文章的疯狂报道。
事情发生在洛阳,一群大爷大妈为了跳广场舞,霸占了整个篮球场,前来打篮球的青年与其理论发生口角,随即大爷大妈们蜂拥而上,围殴了打球青年,围殴了打球青年,围殴了打球青年....
视频中,由广场舞大爷和大妈组成的广场舞天团,对着二十多岁的青年,上来就是一套“组合技能的释放”,团灭的画面简直太惨烈。
这件事,再次引起人们“坏人变老了还是老人变坏了”的讨论,总之,舆论的倾向性很明显:是这些老人有错在先。
于是,在基本的是非判断之外,夹杂着对广场舞扰民的愤怒,广大“吃瓜群众”走到了同一战线,纷纷给篮球小伙们讨要说法。各种关于老年人失德、广场舞老人的段子重新被扒出来,广场舞老人再次成为群嘲对象。
有一张合成的流传甚广:十年前,老人们跟小孩争抢公交,十年后,当年的孩子长大,老人们又来跟他们争抢篮球场。一张,将两代人的变与不变展示得一目了然,表达得意思也再明了不过。
这种事情报道多了,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现在的老年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的想法,可是这只不过是表象罢了。
我们有没有更深入地思考下: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01
网上多见“老人欺人”现象
不止广场舞。
网上报道的还有某某公交车上,老人见女孩不让座便破口大骂,女孩理论几句,老人便对其拳打脚踢,疯狂拉扯女孩头发。
还有,马路上老人不慎滑倒,好心年轻人路过,热心地询问情况。结果待年轻人把老人扶起后,却被老人反手抓住,一边吆喝路人围观,一边声称是学生将其撞倒。
社会舆论总是热衷于此类“老人欺人”的报道,甚至如春晚文艺节目、网络影视剧也通过表演此类情景来暗讽老人的不正当行为。
我不反对报道这类不公平现象的新闻,我也对某些素质低的老人的无理行为表示愤怒,但是我对这种只报道,不深入研究、探讨分析解决此类现象问题的行为表示反对。
因为如果只是光报道,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以后像这种广场舞斗殴事件、公交车不让座打人、马路碰瓷的现象还是会接二连三的发生。
我们的老年人朋友是很少玩朋友圈、刷微博的,你在网上呈一时口舌之快,虽然爽了年轻网民们,但是能引导老人们么,特别是那些蛮不讲理的老人。
而且,一味地“挖坟”式报道,还会造成一个现象:加深年轻人和老年人,两代人之间的鸿沟与对立。
老年人本来就跟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些60、70年出生的一代人,没读过什么书,一生都被Dang和组织在洗脑,属于认理的那种;我们的90、00年轻一代,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自己的是非价值观,身上有着“自我”、“个性”、“独立”等标签。
这两类人本身就存在于两个精神世界里。现在好了,此类“情绪化”报道多了,两代人的对立、甚至“仇视”,更加深刻了。
造成的一个结果是,一提到广场舞,就有一种“你若安好,那还得了”的想法;在公交车上年轻人更加不愿意给老人让座了,“好老人”碍于面子,即使自己身体再累也不好意思坐了,但“坏老人”还是会蛮不讲理的要位子;马路上,老人跌倒了,也没人愿意去扶了,哪怕那个老人受伤也不再去管....
真到了这个地步,那我们社会所倡导的“尊老”公德,还有谁会去守护呢?我们中华家的传统美德还怎么去继承呢?
这都是你们这些“情绪化”报道造成的,有时间和精力去挖坟报道老人的种种不良行为,为何不多去思考下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我相信,无论什么时候,“办法”比“牢骚”更有意义。
02
问题出在哪里
回到洛阳广场舞大爷大妈欧打青年这件事上,除了大爷大妈们理亏之外,就没有其他责任方了么,不见得。
本次事件的本质是对“地盘”的争夺,背后的原因是城市用地资源的不合理规划。
中国社会在经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化变革,城市的土地价格和使用规模,因为人口的涌入,而变得金贵和稀缺。大量土地用于建造住房,而相应的配套设施却没有得到有效跟进。
这就导致了公共空间的不足,所以不同群体的需求才会产生冲突,也是导致广场舞大爷大妈争夺篮球场的根本原因。
如果管理者给年老的大爷大妈们也规划一块地,建立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让这些大爷大妈能够在那里跳广场舞,他们还会去跟小伙子们争夺篮球场么?
这种现象不单洛阳有,其他地方也有。本质而言,还是我们对老年人不太关注。
很少有人能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如果没有报道这些广场舞事件、公交打人事件、道路碰瓷事件,你还会去关注老年人群体么?
就像电视和广告上常播的那样:儿女平时都不会去看望年老的父母,等到老人出事了、生病了,才火急火燎的赶回去见他。连自己的亲骨肉都不够关注,还有谁去关注。
所以,才会有管理者不够重视老年人,没给老年人划分一块专有的场地。老年人只能自己抱团取暖,相互慰藉,打发退休后漫长而又无聊的时光。
为什么不关注?对社会来说,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已经不再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而是劳动成果的享用者,所以天然地不会太在意他们,更多是处于情感的关爱。
老人们跟“社会的花朵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个社会会无时无刻不关注孩子,几乎所有好的资源都集中到他们身上,培养他们,因为他们是未来。社区可以没有老年人活动中心,但是不能少了幼儿园、养护中心、托儿所等。
说到底,我们社会对于老年人的生活,不够重视。我们整个社会和管理者都是有责任的。
老年人问题,是一个很沉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在揭露这个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去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对于整个社会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让关爱落到实处,社会才能取得进步!
广场舞大妈围殴篮球少年,你觉得坏人变老了是真的吗?
广场舞的大叔大妈殴打篮球少年,我觉得是社会矛盾的原因,不能说坏人变老了,这样太笼统,就会一棒子打一群人,所以应该是大家观念上的不一致,所导致了矛盾的激发,造成这一事件的发生。
这件事是5月31日,一群年轻人在篮球场打篮球,打到一半突然来了一群大叔大妈,二话不说,打开音响设备开始跳广场舞。从一群年轻人口中得知之前几年他们都是打到晚上七点主动让出篮球场,因近期天气热所以出来打的时间比较晚,也希望晚点结束,而大爷大妈是七点准时来跳广场舞的。
从这一件事情上看,大爷大妈七点来跳广场舞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是他们之间几年所形成的习惯,而少年们因为天气热想要晚一点出来打球和晚一点结束,这件事并没有跟大叔大妈商量,所以说是少年们将这个大家都默认的习惯所打破,并没有告知对方,这是少年们的问题。大叔大妈出手打人的行为明显是不对的,现在是文明社会,又不是野蛮社会,不应该通过打别人而解决问题,并且对方也没有骂你,说你什么不好的,应该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解决这件事。
虽然这个大叔大妈打篮球少年的事情被网友曝光出来了,我觉得其实也是很好的。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事情,看出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像篮球场这样的基础设施太少,其次是老年人活动的地方太少,最后老年人可锻炼的方式匮乏。这些矛盾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对于国家也是不能一下子得到整改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希望大家不要说大叔大妈变老了,而是应该考虑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1. 沟通。都说沟通是解决事情最好的方式,如果在今后的生活中,再遇到大叔大妈和打篮球的小伙子这样的事情,我们不妨静下来,沟通一下,不要一上来就打别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你不沟通,永远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2. 通过居委会或者社区部门协商。我觉得大叔大妈对于居委会或者是社区,都有一种遇到事情就找他们的心理,对他们很放心的,所以我觉得可以通过找他们来协商解决这样的事情。
作为国家,看到这样的事情频频发生,应该做到的是增加必要的场地,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同时也要加强对现有场地的使用监管,避免很多场所被滥用。
不是坏人变老了,而是社会中本身就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