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去奥运会资格-新中国缺席奥运会
新中国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恢复参加奥运会的权利的?
国际奥委会于1924年正式承认前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在1924~1949年期间,中国一共参加过3次奥运会。由于政府腐败,国运日衰,旧中国的体育运动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发展,3次参赛均无建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体育事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原中华体育协进会改组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并于1952年派出了体育代表团参加了第15届奥运会。
可是,由于某些国家的阻挠,国际奥委会对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该会的合法地位问题一直不予解决。1958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正式宣布断绝同国际奥委会的一切关系。
直到1979年,随着我国政治地位和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国际奥委会经全体委员的表决,通过了恢复中国代表权的决议。
1980年第22届奥运会在莫斯科举办。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中国没有参加该届奥运会。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参加了21个项目中的16个项目比赛,一举获得15枚金牌、10枚银牌、9枚铜牌,打破了“零”的纪录,奖牌总数列第四位。
中国以自己的实力震惊了世界,从而证实了中国可以也必将成为世界体育强国。
许海峰在23届运动会上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60发手枪慢射冠军,这是该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枚金牌。
栾菊杰是23届奥运会上夺得女子花剑金牌,成为奥运会史上第一个获得击剑比赛冠军的亚洲人。
中国连续几次没参加奥运会?
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32年,当时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刘长春成为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位中国选手
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是中国第一次正式派体育代表团参加的奥运会,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足球和篮球七项比赛,仅符宝卢获撑竿跳决赛权,其余全部落选。大会闭幕后,因缺乏路费,代表团靠当地的华侨和学生募捐才得以回国。1948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十四届奥运会,中国派出代表团,参加了田径、游泳、足球、篮球和自行车五项比赛,全部在预赛中被淘汰。又因路费不足,代表团只好把节省的大米卖掉,并通过借款回国。
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中国正式接受邀请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团,可当代表团到达赫尔辛基时,比赛已接近尾声。只有吴传玉参加了百米仰泳比赛,但是将五星红旗升起在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就是新中国的骄傲。
正式参加是1984年。